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89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无核化和品质的影响 [2018/3/30 22:16:00] 来源: 作者:Admin

南宁综合试验站

刘金标 李洪艳 曹雄军 时晓芳 张瑛 周咏梅 谢太理

 

  摘 要:利用赤霉素(GA3)、链霉素(SM)、吡效隆(氯吡脲、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12个不同组合和浓度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对‘巨峰’的夏果进行无核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都能使‘巨峰’葡萄的无核率、果穗重和鲜食品质有较大提高,赤霉素、链霉素和吡效隆混合处理产生的无核效应明显大于单独使用赤霉素。从无核化处理后果实的综合性状来看,处理10最佳,该处理果穗果粒均匀,平均单穗重最大,果实品质最好,果梗硬化程度低,无核率达90%。在桂南对‘巨峰’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时,较优处理方案为:第一次在谢花后2-3天用赤霉素(GA3) 8 mg /L +链霉素(SM)200 mg /L +吡效隆(氯吡脲、CPPU) 2 mg /L浸花穗,第二次在第一次处理后12天用赤霉素(GA3) 25 mg /L +吡效隆(氯吡脲、CPPU) 2 mg /L浸果穗,可获得商品性好、无核率达90%的优质无核果。


  关键词:巨峰葡萄;植物生长调节剂;无核化处理


  当前在葡萄消费市场上,最受人们欢迎的是无核大粒葡萄,但生产中无核葡萄品种少,现有无核品种大多是小果粒的,大粒的很少,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满足消费者这一需求,有核葡萄无核化栽培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途径。目前在广西桂南地区,‘巨峰’葡萄由于具有抗病性强、早产、丰产、能一年内收获生育期不重叠的两造果(夏果和冬果)的优点,是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其栽培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在桂南等高温多雨地区栽培‘巨峰’葡萄,极易因为气候原因导致夏果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不稳定,商品率下降,影响着葡萄种植的健康发展。‘巨峰’葡萄无核化栽培既可起到保花保果作用,又可提高果实品质并提早成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比较有效的栽培方法之一。由于无核化处理可提早采收,进而降低葡萄成熟期高温多雨等不良气候对果实的影响,同时又能为冬果生产赢得更长的恢复时间,使树体营养积累更充足,保障冬果花芽分化良好,使冬果产量更有保证,促进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使应用一年两收栽培的种植户获得更大的收益。综合来看,广西‘巨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夏果)无核化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展‘巨峰’葡无核化处理技术研究,对现有的‘巨峰’葡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无核化处理,提高其商品性,是一种直接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对促进广西‘巨峰’葡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许多研究人员开展了很多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将有核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的研究,常用的药剂是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和链霉素(SM),对其他抗生素的无核化效果也曾有过尝试。如王志杰等用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和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2种激素的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期,对‘巨峰’葡萄无核化和果实发育的效应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化学药剂均可诱导‘巨峰’葡萄无核化,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不同时期和不同浓度组合处理对诱导无核化的效果不同,其中以赤霉素50mg /L+链霉素200 mg /L初花前8天处理的效果最好,无核率可达100%。李利民对‘巨峰’葡萄进行不同时期GA处理的无核化试验,结果表明,‘巨峰’葡萄无核GA处理适期为第一次在盛花期(花序开花率达80% ),以浓度25×10-6GA处理,第二次在两周后以同样浓度的GA3再进行处理,效果最好,无核果率达100%。王文举等利用赤霉素和链霉素及促生灵对‘巨峰’葡萄进行果粒增大和无核的试验,结果表明,花前3天用赤霉素15mg/L+促生灵15mg/L+链霉素300mg/L对花穗进行处理,花后15天再用赤霉素25mg/L浸蘸果穗,效果最好,可以使无核果率达到100%,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3.5个百分点,果粒重稍有增加,坐果率提高9.4个百分点,并能减轻穗轴硬化,提早20天成熟。张瑛等用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及配比对‘玫瑰香’葡萄进行无核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开花前2 d20 mg/L GA3处理花穗,15 d后再用10 mg/L GA3+2 mg/L KT-30+10 mg/L ABA处理一次,效果最好,果实无核率达86.0%,能获得与常规有核栽培大小及品质基本一致的无核化果实。从研究结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及栽培条件的无核化效果存在差异,并且对药剂处理的浓度和时间也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目前在广西桂南,关于‘巨峰’葡萄的夏果无核化处理试验未见有报道。


  开展广西桂南‘巨峰’葡无核化处理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宜的配方很有必要。探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链霉素(SM)和吡效隆(氯吡脲、CPPU)单剂或混合处理对‘巨峰’葡萄无核化和果实发育的效应,以期筛选出适宜的配比组合,为桂南‘巨峰’葡萄进行无核化栽培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巨峰’葡萄,其已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科研基地内已连续进行12年“一年两收”栽培。株行距为2m×3m,水平棚架栽培,树势中等,地下水滴灌灌溉,管理水平良好,田间土肥水和病虫害防治等同常规。

供试药剂:(120%赤霉酸(GA3)可溶性粉剂(美商华仑生物科学公司制造,广东德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装),(2)分析纯硫酸链霉素(SM)溶液(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 0 .1%氯吡脲( 吡效隆、CPPU)可溶液剂(四川施特优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共设12个处理(不含对照)配方(表1),以清水作对照。分2次处理:于2017412日在谢花后2~3 d进行第1次浸花穗处理,424日进行第2次浸果穗处理。以一单株为一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选择生长势相当的植株作为实验母株,对结果枝粗度和花穗大小基本一致的挂牌标记,每个结果枝只留一个花穗,去副穗及以下几个大分枝,留4~5 cm长的穗尖,副梢只留顶梢一个,其余全部抹除,顶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卷须全部抹除。疏果后统一套袋。


  试验用的药剂配制:用清水将20%的赤霉酸配置成1g/L的赤霉酸母液,链霉素配置成200g/L的母液,处理时取一定量的母液加一定量的水配制成所需要的浓度(药液随配随用)


  1.3 数据测定


  果实成熟后,每个处理选定3个有代表性的果穗,测定其单穗重,称过穗重后剪取果粒,测穗轴粗度;从剪下的果粒中随机抽取10 粒,测定果粒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含量再从中随机抽取 50 粒,剖开,统计无核果率(只计正常成熟果粒,不包括无核小果)。分别使用电子天平、电子数显卡尺和电子数显测糖酸仪测定各指标。无核率(无核果实数/果实总数× 100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巨峰’葡萄果穗及果粒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经不同药剂处理的葡萄单穗重均明显大于对照,其中处理10增重最大,比对照增重112.91%;其次为处理11,比对照增重108.51%,处理8比对照增重97.16%,排在第三位,其余的9个处理比对照增长幅度为32.60%~86.69%。从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处理5~12比处理1~4的增重显著,说明GA3CPPUSM复混处理,比GA3单一处理增重显著。


  不同药剂处理对穗轴均具有增粗效应,其中增加最大为处理9,粗度为5.45mm,比对照增粗41.56%,其次为处理4,粗度为5.44mm,比对照增粗41.3%,处理11、处理7、处理12和处理8的茎粗分别为5.23cm5.16cm5.14cm5.13cm,分别比对照增粗35.84%34.03%33.5133.25%,依次排名第3至第6位,其余6个处理的茎粗比对照增加的幅度为12.99%-27.53%


GA3单一处理时,穗轴粗度随GA3的浓度增高而增大,在GA3中添加了CPPU后,较GA3单独处理,穗梗有轻微增粗的现象,再增加SM的时,穗还有增粗的趋势,但都没有GA3浓度差变化明显。说明GA3CPPUSM对穗轴匀有增粗效应,以GA3增粗作用明显。各处理的单粒重与ck都很近,差异不明显,比对照增重的有8个处理,其中增重排前2位的是处理2和处理11,单粒重分别为9.63g9.41g,分别比对照(单粒8.96g)增加7.48%5.01%,处理3和处理7的单粒重均为9.29g,比对照增重3.68g,并列排名第三位,处理4、处理6、处理10和处理9的单粒重分别为9.21g9.11g9.07g9.06g,比对照增重的幅度为2.79%-1.12%,分别位于第5至第8位。单粒种小于对照的处理分别是处理1、处理8、处理12和处理5,比对照减少的幅度为0.45%-3.35%。说明利用GA3CPPUSM进行无核处理,可获得与清水处理的有核果大小相近的无核果。

 

  果形指数方面,除了处理10和处理9比对照减少外,其余处理的果形指数均大于对照,其中最大的为处理6,比对照增加8.41%,其次是处理2和处理8,均比对照增加5.61%,并列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为处理12,比对照增加3.74%,其余7处理比对照增加的幅度为0.93%-2.8%


  各处理的果形指数都略大于1,果形为轻微椭圆形,表明各无核处理均可获得与清水处理的有核果形状相近的无核果。


  2.2 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浆果品质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均比对照高,排在前五位的有处理10、处理9、处理3、处理12、处理11、处理6、处理7和处理8,其中最高的是处理10,可溶性固形物达17.80%,比对照高5.95%;处理9和处理3均为17.60%,并列第二位;处理12的为17.5%,排第三位;处理11、处理6和处理7的均为17.5%,并列排名第四位;处理8的为17.3%,位于第五位;其余的4个处理可溶性固形物位于17.0%~17.2%之间。


  经过化学药处理后,除处理4和处理1比对照持平外,其余的10处理的酸度比对照明显下降,其中下降最显著的是处理12,比对照降低23.64,其次是处理8和处理10,比对照降低18.18%,处理11比对照下降16.31%,其余的6个处理比对照下降的幅度为3.64%-12.73%。各处理的固酸比都高于对照,其中最高的为处理12,提高了36.4%,其次为处理10,提高了29.49%,平均提高了16.04%


  试验结果表明,‘巨峰’无核化处理后,可显著提高果实中的固形物,降低酸度,提高固/酸比,从而提高果实的整体品质,这也许是无核处理有核果变无核果后,成熟期提早,成熟度更高的缘故。


  2.3 各处理对‘巨峰’葡萄无核率的影响




  表3的结果表明,经药剂处理的‘巨峰’葡萄无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11和处理12最高,均达92%;其次是处理810,达90%;处理7、处理9和处理6的无核率分别是86%84%82%,其余其他的5个处理的无核率位于64%-78%之间,无核率最低是处理1,仅为64%,但仍然比对照高出40%


  处理1-4是单一GA3处理的,说明单一GA3处理时,随浓度的增加,无核率也随之提高。


  处理5-8是在处理1-4溶液中增加相同的2mg/kgCPPU的混合液,各处理的无核率比单一处


  理分别提高了10%12%14%12%,说明CPPU有提高无核率的效果,这可能与它提高了无核果的坐果率有关。


  处理9-12为分别在处理5-8溶液中再加200mg/kgSM的混合液,无核率分别提高了10%8%6%2%,说明SM对形成无核果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无核化处理的效果。


  3 讨论


  有核葡萄无核化处理试验已有很多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李世诚等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GA3是诱导无核果产生的主剂,SMCPPU等为辅剂。GA3SM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无核率,还可减轻穗梗的硬化与木栓化,从而减弱 GA3的副作用。 添加 CPPU可使 GA3处理的适期延长,还可极显著提高坐果率,增加无核化栽培的成功率。在巨峰葡萄无核化的应用方法是,第一次诱导无核在盛花至末花后 天用GA312.5~25mg/L,可添加SM 200mg /LCPPU 2~5 mg /L作辅剂提高无核率,第二次促进果实膨大在第一次处理后相隔10~12 天进行,GA3一般用25mg/L,可添加CPPU 2~ 10mg/L作辅剂提高膨大效果。本试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就是在参考了这些研究成果和本人的前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人在前期的一些试验中发现,GA3浓度大于12.5mg/L时,果梗硬化和弯曲严重,商品性下降。

 

  因此本试验就设计了GA3浓度为12.5 mg /L及以下的3个浓度作比较试验,以筛选出合适的浓度。本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无核率、果穗重和鲜食品质较CK有很大提高,无核率和果梗硬化程度都随GA3浓度增加而提高,添加SMCPPU作辅剂可明显提高无核率,与李世诚等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但在添加SM后果梗硬化程度是在增加,这与王文举等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反。从综合性状看,处理10最佳,该处理的果穗果粒均匀,平均单果重9.07gCK8.96g相近,


  平均单穗重最大,达419.92g,较CK197.23g增重112.91%,果实品质最好,糖度达17.8度,较CK16.8度增加了1度,果梗硬化程度低,平均粗度为4.91mm,比CK3.85mm仅增粗了1.06mm,无核率达90%。这表明‘巨峰’葡萄第一次诱导无核处理时,在有SMCPPU作辅剂的情况下,GA3较佳浓度为GA3 8mg/L,比很多前人的研究结果要低一些,可能与处理当时的温度和树势等有关。葡萄无核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需要多年的试验结果来支持结论的,单次试验结果难免存在差异。因此更完善巨峰葡萄无核化处理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摸索。


  4 结论


  综合本研究结果,在对桂南‘巨峰’的夏果进行无核化处理时,较优处理方案为:第一次在谢花后2-3天用GA3 8mg /L+SM 200mg/L+CPPU 2mg /L浸花穗,第二次在第一次处理后12天用GA3 25 mg /L+CPPU 2mg /L浸果穗,该处理效果较好,可获得与常规有核栽培大小相近、商品性好、无核率达90%的优质无核果,可在气候相近地区‘巨峰’葡萄生产中参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