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董雅凤 王忠跃 李兴红 张尊平 范旭东
意大利是世界葡萄生产大国,2007年葡萄栽培面积77万hm2,产量851.9万t,居世界前列。意大利政府非常重视葡萄生产,由于葡萄苗木质量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葡萄产量和品质,早在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就开始实施葡萄苗木认证制度,以保证葡萄苗木品种纯正和健康。
1 法律保证
意大利政府一直执行欧共体法令。欧共体(European EconomicCommunity, EEC)1968年4月9日颁布了“marketing of vegetativelypropagated material of grapevine”法令,规定葡萄繁殖材料不得表现病毒病症状。1971年对其进行了增补,规定“在生产基础繁殖材料的葡萄园,必须清除有害的病毒病,特别是扇叶病和卷叶病”。1977年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基础材料及其上级繁殖材料必须经病毒检测确定不带扇叶病、卷叶病和斑点病(仅针对砧木)等”。2005年该法令再次进行修订,规定“必须经过检测确定不带GFLV(扇叶病毒)、ArMV(南芥菜花叶病毒)、GLRaV-1(葡萄卷叶病毒-1)、GLRaV-3(葡萄卷叶病毒-3)、GVA(葡萄病毒A)和GFkV(葡萄斑点病毒,仅针对砧木)后,方可作为原种登记保存”。
2 技术保证
在颁布相关法令的同时,意大利启动了“葡萄脱毒和种质改进研究”项目,其宗旨是“为苗木繁育者提供经过检验的、健康的、品种纯正的繁殖材料”。这些繁殖材料均经过单株选择或脱毒处理,并经检测不带规定的病毒和病毒类病害。通过检测的原种全部登记注册并保存在网室中,初繁后分发给下级苗木繁育者。该研究最初由国家研究委员会(The Italian NationalResearch Council, CNR)出资,联合相关人员执行。后来改由农林部提供资金,国家研究委员会、农林部和有关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承担。
3 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
3.1 无性系健康选择
为使植株充分表现品种特性和带毒状况,意大利葡萄无性系健康选择在8~15年生葡萄园中进行。在2~4年时间内,于各病毒病症状表现最明显的时候开展数次田间调查。选择性状优良、无病毒病症状的植株作为候选母株。
3.2 病毒检测
田间观察只能淘汰那些受皱木复合病、卷叶病、扇叶病和耳突病等侵染且症状明显的病株,症状不明显或潜伏侵染的病毒病则很难发现。因此,候选母株须经病毒检测,确定不带规定的病毒后,方可作为原种登记保存。
3.3 脱毒
如未发现无病毒单株,则采用热处理或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脱毒,之后检测带毒情况。
3.4 原种登记
将测得的果树性状、健康状况及其评价报告提交给“ 国家葡萄品种评价委员会”(NationalCommittee for the evaluation ofgrapevine varities, CNV),由该委员会评议后给予注册登记。
3.5 原种保存
原种材料保存在防虫网室中,并定期进行症状调查和病毒检测。
3.6 初繁
经认证的葡萄苗木初繁由农林部认可的有条件的国有或私人组织进行。这些组织受CNV直接管理,由“葡萄繁殖材料控制和认证处”(Service for the control and certificationof grapevine propagating material,SCV)进行监督检查。用于初繁的基础园建在田间,建园苗木直接由原种材料繁殖而来。从基础园繁殖出来的材料叫基础材料,用白色标签。基础园根据与育苗联合会的合同生产和提供基本繁殖材料。
3.7 扩繁
扩繁在经济母本园中采用基础繁殖材料进行。母本园要求园址至少3 年未栽植过葡萄, 没有意大利剑线虫,距离其它葡萄园至少10m。SCV每年对母本园进行检查。所生产的苗木称为认证(Certified)苗木,用蓝色标签,以与普通苗木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