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疆综合试验站
唐冬梅
葡萄黄化病在南疆地区每年都有发生,近几年在鄯善产区的发生越来越普遍且有加重趋势。其发病症状表现为:植株生长早期叶片黄化,植株生长衰弱、枝条细,叶片小、光合效率低,落花落果严重。生长后期部分植株能够得到改善,但当年产量低,而且影响第二年产量和果品品质。
1 致病因素
1.1 品种特性
在南疆地区,无核白、木纳格、红地球及赤霞珠、雷司令等的栽培园中均有黄化病发生,但在同一地块或相近地块上,红地球的发病要比无核白严重和明显,其他酿酒品种上个别地块也发生黄化病。
1.2 土壤因素
南疆地区葡萄多种植在含盐碱、相对粘重的土壤上,有些园片定植时没有进行开挖深沟或大坑栽培,根系下部的土壤有一较硬的板结层,根系不能深扎下去,且通气不良,致使根系分布较浅,容易遭受冻害,影响根系对土壤养分的正常吸收。
1.3 冻害影响
主要发生在含盐碱的地块上。因冬季浅层根系易产生冻害失去吸收功能,春季萌芽后树体储备的营养消耗完时,新的根系尚未形成,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养分供应植株生长,加上盐碱地土壤中有害离子的浓度较高,对正常所需营养形成阻碍,致使植株表现出明显的黄化病症状。
2 防治措施
(1)针对抗寒、抗旱等适应性差的品种,选用合适的优良砧木,提高栽培品种的抗性。
(2)对土壤粘重、有板结层的地块,在建园时一定要深挖定植沟或定植坑,深度必须保证在60cm以上。在深栽的同时,施入足量的有机肥,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盐碱较重的地块,一定要将盐碱通过洗涤后,方可进行配套的定植与栽培。
(3)由于南疆地区冬季温度普遍较低,必须进行埋土防寒,保证植株正常安全的越冬。
(4)对于已发生黄化病的地块,前期不可施用化肥,因根系较少,吸收能力很弱,反而容易加重黄化病的发生。应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系生长,加强后期土壤的深翻改良,并在黄化症状得到缓解后,喷施较低浓度的叶面肥,改善植株养分吸收,增强植株的生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