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工与贮运研究室
段长青
栽培研究室
王世平 张振文
2011年4月16~17日,在前期多次交流的基础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几位专家,在陕西省合阳县对合阳旱原葡萄栽培情况进行了考察。合阳县葡萄总面积已达13万亩,鲜食葡萄以红地球为主。根据考察情况并结合当地葡萄栽培状况,提出如下鲜食葡萄栽培技术方案,供埋土越冬的旱原区域参考。
1 定植沟的准备及有机肥施用
在土壤封冻前按照2.5~3.0m的间距开宽0.8~1.0m、深0.7~1.0m的定植沟,按照每亩施用N、P、K总含量6%以上的有机肥6t(用土杂肥时,施用量可按N、P、K总含量折算成相当于6t的有机肥),将肥料与开沟挖出的土混匀回填至定植沟,但不要填满,留出20~30cm作为灌溉、集雨水和主蔓埋土越冬沟,以减轻冬季根系冻害。有灌溉条件的园片,可在沟的两壁覆盖塑料膜(厚度8~10丝,可用旧棚膜替代),以起到集雨保墒的作用。
2 苗木定植及管理
定植一般在春天土壤解冻、气温稳定回升后进行。新购入的葡萄成品苗于发芽前定植。栽植密度为行距2.5~3.0m,株距4.0~6.0m。已定植的葡萄园,若株距太小,应陆续间伐将株距扩大到4.0~6.0m。苗木要剪留3~5芽,栽前用1000倍辛硫磷或1000~2000倍阿米西达液浸泡12~24h。栽后充分灌水一次(或滴灌4~5h)。有条件时,覆盖地膜保墒增温。
3 架形和叶幕
采用一边倒倾斜主干(80~90cm)、水平主蔓、“V”字形叶幕的架形。
4 主干、主蔓培养
4.1 新植园主干、主蔓培养
新植小苗定植后留3~4芽平茬,发芽后只选留1个生长最健壮的新梢,与地面呈40~45°夹角向行内牵引,新梢叶腋所发 副梢一律留1~2叶摘心,当长度达到1 0 0 ~ 1 2 0 cm时摘心, 促进80~120cm新梢叶腋形成充实的花芽,为第2年结果打下基础。摘心后会从摘心口以下叶腋抽生多个副梢,只选留摘心口下第1个副梢继续呈40~45°夹角斜向上牵引,其他副梢一律留1~2叶摘心。一次副梢延长生长6~8片叶时,再次摘心,方法同上。为了促进新梢成熟,增强抗冻越冬能力,8月中下旬后对所有副梢摘心,并配合控肥控水抑制梢叶贪青旺长。
4.2 成龄园主干、主蔓改造培养
采用扇形等篱壁形整形的2 ~ 5 年生葡萄园, 埋土工作量大,埋土造成的枝干损伤较为严重,尽量改造成一边倒倾斜主干(80~90cm)、水平主蔓、“V”字形叶幕的架形。具体方法是:将生长最为健壮的一个蔓向行内牵引呈40~45°,高于第一道丝(80~90cm高)的部分绑缚到第1道丝上作主蔓,从主蔓前部选留一个方向、位置合适的新梢,疏除果穗斜向上牵引,培养成主蔓延长蔓,翌年出土后绑缚到第一道丝作主蔓,并间伐主蔓下的植株。拉大株间距,可以缓和新梢长势,促进叶片光合产物向果穗分配,提高果品品质。
5 水分管理
5.1 新植幼树
定植后充分滴灌或沟灌一次,发芽后至气温在30℃以前,15~20d滴灌或沟灌一次。气温超过30℃以上时,10~15d滴灌或沟灌一次。有条件时灌溉沟面覆盖地膜保水。
5.2 结果成龄树
成龄树叶幕面积大,蒸发量大,应10~15d沟灌或滴灌一次。
6 营养管理
6.1 新植幼树的营养管理
发芽后待新梢长至5~10cm时开始补施速效肥,每次灌水前穴施一次速效肥。每次单株2 5 g尿素或50g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20:20:20),在行内挖5cm深的穴3~5个,将肥料埋入。或将肥料结合滴灌滴入更佳。随着树体营养面的扩大,补施速效肥的量可以渐次加大,但单株每次最大施肥量不能超过尿素50g或复合肥100g。全年施肥量控制在单株尿素1kg或复合肥2kg以内,每亩用量在40kg尿素或80kg复合肥。
6.2 结果树的营养管理
分别在萌芽期、坐果后、硬核期和采收后使用复合肥,视树势强弱单株每次用量0.2~0.3kg,全年施肥量单株0.8~1.2kg,折合亩施肥量32.8~49.2kg。
7 叶幕培养
定植第2年发芽后,主蔓所发新梢以60°角斜向上牵引,形成V字形叶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