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65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日光温室葡萄采收后的管理 [2013/6/24 17:26:31] 来源: 作者:Admin
"

 

 

育种研究室
骆强伟 伍国红 孙锋 李玉玲 王勇
 
 
 
  日光温室葡萄促成栽培情况下,一般在6月中旬即采收完毕,而要到11月上中旬才进入休眠期,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内,很多果农容易忽视对葡萄的管理。实际上这段时间是恢复树势、积累养分的重要时期,如果管理不当,病虫害发生严重,将严重影响到第2年的产量和品质。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葡萄栽培为例,在采收后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应予以重视。
 
  1 肥水管理
 
  日光温室葡萄在6月中旬采收完以后,由于树体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往往都表现出叶片发黄、老化,树势衰弱。因此加强肥水管理,及时补充养分是非常重要的。在6月底至7月上旬可以结合灌水,每亩施入15kg的氮肥,促使枝叶的生长;从8月中旬至9月下旬喷施0.2%磷酸二氢钾2~3次,促进枝条成熟,增强枝条抗寒性,有助于葡萄顺利越冬;10月底按每亩施入3~4m3羊粪作为有机肥,冬前要浇足越冬水,保证土壤墒度。
 
  2 疏除病叶和老叶,摘除二次果
 
  由于温室高温、高湿的特殊环境,易造成葡萄植株生长势旺,叶幕层厚,枝条和叶片的遮荫严重,架下面叶片长期在弱光环境下,叶片薄且易老化,病叶和黄化叶的光合效率极低,变成了植株的负担,此时需及时疏除病叶和黄化叶,改善光照和通风条件。葡萄二次果的幼果极易感染白粉病,如果管理不善将造成白粉病为害,而且二次果消耗葡萄树体的大量养分,造成积累的营养不足,所以要及时摘除。
 
  3 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在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葡萄采收后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斑叶蝉、红蜘蛛,其中以斑叶蝉的为害较重。
 
  葡萄斑叶蝉在春天即有发生,据调查,在吐鲁番地区露地1年发生4代,第1代高峰期是5月下旬,第2代高峰期是6月底,第3代高峰期是8月上旬,第4代高峰期9月中旬。在温室环境下,发生时间提前,世代更为复杂。一般情况下,春天虫口密度小,基本不受露地大环境的影响,用黄板诱杀可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即使不使用农药,斑叶蝉也可被很好的控制住,基本构不成危害。但在葡萄采收以后,受露地大环境影响,斑叶蝉的发生数量骤增,大量迁飞扩散,如果不注意防治工作,温室葡萄会受到重的危害。在农药防治上,可以交替使用阿克泰5000倍液、阿维菌素3000倍液、一遍净2000倍液,每隔15d喷一次。休眠期还要做好刮除老树皮,冬季修剪后及时清除树上和地下的枯枝、病叶、杂草等工作,减少越冬的虫口密度。
 
  在温室葡萄采收以后,白粉病的发生极为普遍,一般采用三唑酮、多菌灵、烯唑醇等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进入休眠期后,可用石硫合剂进行清园消毒。
 
  红蜘蛛是温室葡萄栽培上应充分重视的虫害,在整个生长季节都会有发生,葡萄采收以后,发生会更加严重。可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阿维菌素等。休眠期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3%洗衣粉)防治有很好效果。
 
  4 及时扣棚、盖棉被、安全越冬
 
  葡萄休眠温度一般要求在7℃以下,葡萄根系受冻温度在-5℃左右,因此,休眠期温度管理要以此为依据。在11月上中旬早霜出现以后,葡萄进入休眠期,此时可以进行冬季修剪,冬剪完成后,即开始扣棚膜,覆盖棉被。刚开始白天温度高时将棉被放下来,晚上将棉被升上去,掀开部分棚膜,降低棚内的温度,使之符合7℃以下的休眠要求,尽早进入休眠期。当最低气温降到-5℃左右时,晚上不需要再升起棉被,即可满足葡萄需冷量的要求。一般年份,在日光温室保温性能比较好的情况下,覆盖棉被可保证葡萄安全越冬,但在较冷的年份,最低气温低于-20℃并延续较长时间,可能会使温室内气温低于-10℃,这对于葡萄越冬是不利的,有可能造成葡萄芽眼及根系的冻害。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在白天时将棉被升起来,以积蓄一定的热量,使温室内气温保持在-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