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董雅凤 张尊平 范旭东 任芳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无病毒葡萄苗,能常年进行,可达到快速育苗的目的,以满足生产需要。
1 培养基制备
根据MS培养基成分表,分别称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维生素等,加蒸馏水定容,配制MS母液。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用少量95%乙醇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6-苄基嘌呤(BA)用少量1N HCl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
分化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附加GA30.1~0.5ppm、IBA0.1~0.5ppm、BA0.5~1.0ppm、蔗糖30g/L、琼脂5g/L。生根培养基为1/2MS附加IBA0.1~0.3ppm、NAA0.05~0.2ppm或IAA1.0~1.5ppm、蔗糖15g/L、琼脂5g/L。
依次吸取各种母液及生长调节剂溶液,混合,定容,用1N HCl或1N NaOH调节pH至5.8。稍加热,即放入琼脂,待其溶解后,加入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分装到三角瓶中。封口包扎,放入高压灭菌锅内,121℃、1.1kg/cm2下消毒15~20min。消毒完毕尽快取出,平放,冷却。
除MS培养基外,有报道称改良B5培养基也可得到满意效果。另外,培养基中激素的浓度应根据品种和试管苗生长情况的不同进行调节。
2 分离培养
从无病毒母本树上采取生长旺盛的嫩梢, 去掉大叶, 剪成2~3cm长茎段,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液可选用0.1%升汞(消毒5~10min)、5%次氯酸钠(消毒10~15min)、10%次氯酸钙(消毒5~10min)等。消毒后的材料置灭菌水中泡洗3~4次。切掉接触药剂的剪口,剥取顶梢及带一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分化增殖培养基上(顶芽和腋芽均应露出培养基,以利生长发育)。然后置于温度20~28℃,光强1500~2000lux,每天光照10h的条件下培养。
分离培养是建立无菌繁殖体的第一步,十分关键。为了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在培养前应针对需要培养的品种,查阅一些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比较适合的培养基及激素浓度。取材时要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为害的植株。取材时间最好在春季。因为,这时顶芽和腋芽均有较大生长潜势,且新生嫩梢带菌少,培养成活率比休眠期高。
3 继代繁殖
培养成活的试管苗, 每隔30~40d转接一次。将试管苗切割成带1~2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培养中常会出现玻璃化苗。这种苗子毫无价值,只能淘汰。出现这种情况时,应降低分裂素和氮素浓度,增强光照和培养容器的透气性。另外,如发现试管苗被真菌或细菌污染,应予汰除,以防交叉感染。
4 生根培养
将高度达到2cm以上的嫩梢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15~20d后即可生根。增加继代培养次数,生根率和生根质量都会有所提高。
5 生根试管苗移栽
初春是生根试管苗的移栽适期,温度保持在15~25℃,成活率可达80%以上。移栽前,将生根试管苗置于强光下,闭瓶炼苗10~15d,开瓶炼苗1~2d(瓶中加少量水使培养基软化)。轻轻洗掉根部粘附的培养基。在基质(草炭∶蛭石=1∶1)中挖小穴或划小的条沟。移栽,浇透水,覆盖有色塑料薄膜保湿遮阴。一周后,逐渐通风透光。
6 移入苗圃
将移栽成活的苗子移到室外炼苗1~2周。圃地开沟打垄,施入基肥,苗子带基质移栽,浇透水。栽植葡萄无病毒苗的圃地要求不能重茬,无传毒线虫,距离普通葡萄园20m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