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试验站
吴晓勤
陆丽娟 周军永 孙其宝 俞飞飞 刘茂
摘
要:“阳光玫瑰”葡萄是欧美杂交种,经庐江5年的避雨栽培引种,该品种表现易管理,浓郁玫瑰香味,易丰产,较抗病,品质优,并介绍了“阳光玫瑰”葡萄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该品种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葡萄、阳光玫瑰、引种表现、配套栽培技术
2011年,合肥试验站从南京农业大学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经过5年的避雨栽培试验,该品种表现易管理,浓郁玫瑰香味,易丰产,较抗病,品质优,期间开展了
“阳光玫瑰”葡萄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试验。该品种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现就其在庐江的引种表现及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试验园概况
试验地设在合肥试验站示范县庐江县同大镇永安村试验园。该园区位于江淮之间,
地处皖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寒暑明显。平均气温为16.4℃,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7.4℃。年均降水量为1009.2mm,年均日照1760.1h,无霜期253d。试验园土壤以黏土为主,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10.7‰,全氮含量0.781‰,全磷含量0.5415‰,全钾含量4.065‰。
2 引种表现
2.1 物候期
该品种在避雨栽培条件下,萌芽期4月6日左右,始花期为5月5日~7日,盛花期为5月9日~11日,浆果8月13日左右开始着色,8月底至9月初充分成熟,11月上旬落叶。
2.2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中等偏大,完全成熟时果皮呈黄绿色至黄色,果粉薄;平均单穗重680g;平均单粒重9.2g,经大粒化处理达到12 g以上;果皮中等厚,肉质硬脆,酸甜适口,有玫瑰香味、麝香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6%,耐贮运。
2.3 生长结果习性
萌芽率高,结果性好,每结果母枝2~3穗果,坐果率高。果穗多着生第3~4节,果实成熟度一致,果实成熟后不脱粒。2011年栽植“阳光玫瑰”苗木,定植株行距为2m×6m。2012年开始结果,平均每株结24穗果,平均株产14.4kg;2013年产量折合每667m2 1400kg;2014年每667m2产量1500 kg。
2.4 适应性和抗病性
“阳光玫瑰”葡萄避雨栽培条件下,生长势中庸,连续丰产性好,栽培适应性良好。葡萄进入转色期,加强水分控制。避雨栽培时花前易感灰霉病,小幼果期易感白粉病,需要及时喷药保护。
3 配套栽培技术
3.1 简易避雨棚
采取南北走向,一般以双畦为单位,避雨棚立柱与葡萄架柱合用,葡萄架柱为单位,棚宽与葡萄的行距大小一致;在架上方搭拱形避雨棚,与葡萄篱架对应,形成半封闭。避雨棚之间的间隙与畦沟对应。简易避雨棚一般行距在5.5 ~6.0m的棚肩宽为2.0~2.5m,3.6~4.0m,避雨棚之间的间隙保持在30~50cm。
3.2 简化整形修剪
(1)棚架H型整形
“H”
字形树形, 主干高度1.8~2.0m,顶部以主干为原点沿行向个培养90~100cm的中心主蔓,中心主蔓两端个配置2个对生的主蔓,与中心主蔓垂直,在架面水平延伸,两个主蔓间距1.8~2.0m。主蔓上直接配置结果母枝,其配置密度为每米10个,在4m株距、6m行距的栽培密度下,单株配置150~160个结果母枝。亩产量可控制在1500kg左右。
(2)冬季修剪
“阳光玫瑰”葡萄易成花品种,结果母枝采取极短梢修剪;结果母枝短梢修剪。次年春天萌芽后,每个结果母枝保留2个结果枝,基部枝条有花时保留基部枝条,基部枝条无花时保留有花枝条。第2次冬季修剪继续单枝更新修剪结果母枝,每4~5年结果母枝从主蔓基部回缩,留1个隐芽培育更新结果母枝。
(3)夏季修剪
在葡萄生长季的树体管理中,采用抹芽、定梢、新梢摘心、副梢处理等措施对树体进行控制。新梢在花穗前第6片叶出现开始第1次摘心,以后间隔5、4、3、2、1片叶摘心,摘心宜早不宜迟;花穗(果穗)上端副梢留1片叶,花穗(果穗)下端基部副梢全部抹除。
3.3 肥水管理
葡萄萌芽前,
结合浇水每666.7m2施入尿素或复合肥20kg左右;
花前、花后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料等;果实进入快速膨大期,保证水分充足,忌土壤干湿变化剧烈,防止裂果产生;果粒着色前7d~10d控水。果实采收后,及时补充肥料,保障树体生长和花芽分化。9~10月份,每666.7m2 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000kg。
3.4 花果管理
(1)花穗整理
花穗整形于始花,将花穗先端留5cm左右。
(2)保果处理
盛花后3天内,采用GA25 mg/L+ CPPU1.25~2.5 mg/L。花全部开放是处理的最佳时期;将全部果粒浸入药液处理;建议下午3点以后处理。不易过早,防穗梗弯曲和大小果现象。
(3)果穗整理
盛花7d后,整理果穗,疏除穗肩部分,穗形呈圆柱形;果穗整理易早不宜晚。调整轴长度定果穗大小;单穗重在500g~750g,要求穗轴长为6.5cm~7.5cm。以1新梢1果穗的原则进行疏穗;过弱新梢不留花穗,均衡树势。
(4)大粒处理
盛花后1 0 ~ 1 4 d ,
采用GA25mg/L处理。建议选择在上午进行。
(5)早期疏果
以单穗60~80粒为目标,进行疏果。越早越好,果粒增大效果明显;通过早期疏果,改观果实外形。
(6)果实套袋
套袋时期应选择在葡萄坐果后20d至果实第一次膨大末期。套袋前,先对果穗进行适当修整,剔除小果、畸形果,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洒果穗,待果面干爽后及时套袋。果实成熟前7~10 d,在晴好天气,及时去袋,利于果实着色。
3.5 病虫害防治
通过5年来的引种观察,在庐江避雨条件下需要重点防治灰霉病和白粉病。主要防治措施:结合冬季修剪清园,病枝、病叶、病果等病残体和杂草集中焚烧;葡萄萌芽前,刮除老树翘皮;全园喷一次3~5°Be石硫合剂;重视夏季管理,使果园通风透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合理负载;白粉病防治:葡萄开花至幼果期,可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花序分离期至开花前是防治灰霉病的重要时期,可用50%多霉威1000倍液,或40%嘧霉胺1000倍液;花后至封穗前,可用50%多霉威1000倍液,或40%嘧霉胺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