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运保鲜岗位
朱志强
张平 高凯 王世军
鲜食葡萄在贮运保鲜过程中,合理使用包装,既可使果实所处微环境的气体成份保持相对平衡,又可使果实处于适宜可控的温湿度环境,从而使果实免受失水皱缩、气体伤害、保鲜剂伤害以及微生物浸染伤害。在生产实际中,掌握好葡萄果实的微环境可控包装,对搞好鲜食葡萄贮运、保证果实质量和延长其贮运期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葡萄微环境可控包装材料及原料
自发气调小包装(MAP)是目前生产上葡萄贮运中常用的可控包装方式,常使用塑料薄膜保鲜材料制成。
在葡萄贮运物流保鲜中,常用的塑料薄膜保鲜材料主要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
、双向拉伸聚丙烯( B O P P )
、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聚乙烯复合膜(PET/PE)、涂布聚偏二氯乙烯的尼龙与聚乙烯的复合膜(Ny/PVDC/PE)等,以及PVC、PP、PS、辐射交联PE等的热收缩膜和拉伸膜。这些薄膜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制成袋、套、管状。
近年来又开发出了多种功能性保鲜膜,除了能改善透气透湿性外,还能提高薄膜的透明性。此外,涂布脂肪酸或填入界面活性剂,可使薄膜具有防雾、防结露的作用;混入陶瓷、泡沸石、活性炭等可可使薄膜能吸收对保鲜有害的乙烯等气体;混入能放出远红外线物质材料,可使薄膜具有杀菌和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2 鲜食葡萄微环境可控包装的功能
2.1 相对湿度的调控
由于保鲜膜本身具有阻隔功能,在贮运保鲜过程中,可将包装内的环境与外界分隔开来,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葡萄果实在包装内的相对湿度得到保持。在一般情况下,贮藏温度在(-1~0℃)时,包装膜袋中的相对湿度都可保持在85%-95%,这样满足葡萄保鲜对相对湿度指标的要求。
2.2 温度的调控
鲜食葡萄贮藏过程中,由于包装膜袋的扎口后,袋内外的空气被分隔开来,包装内空气的热量的传递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由贮运环境中的大空气团对流热传导,转变成包装内的微气团相对静止的热传导,和以包装膜袋为界面的固体(包装膜)内外与气体之间的热传导,以及果实与包装内空气之间的热传导。这样,热量传递速度变小,温度变化速度也随之变小,使得包装膜袋内的温度较贮藏库内温度波动更为小一些。
因此,一般情况下,包装膜袋的果实温度稍高于贮藏库温度,温差约0.5~1℃。反之,贮藏过程中,为使果温达到贮藏要求(-1~0℃),贮藏库的温度值设定要稍低于果温要求。此外,包装箱对葡萄与贮藏库之间的温差也有影响,如采用泡沫箱贮藏时,贮藏库温度值还需要设定的更低一些,需要降低1~1.5℃。
2.3 气体成分的调控
葡萄果实属非跃变性果实,从理论上分析,气调保鲜效果不明显,不适于气调法保鲜,但果梗、果刷、穗轴和果皮的生理活动均十分活跃。果梗不仅有呼吸跃变,而且呼吸强度是果粒的8-14倍。因此,包装膜袋内气体调控对果梗保绿、果皮护色有其特殊实用价值。低温长期贮藏过程中,适宜的CO2、O2气体环境可以有效地抑制果实病害的发生,也可抑制果实自身(果梗、穗轴等)的呼吸代谢,吸收和降低果实和有害微生物释放的不良气体,从而保持包装膜袋内葡萄果实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贮藏期。
研究结果显示,玫瑰香果实包装内CO2含量达到8%以上时的自发气体环境能够保持果实营养品质,防止TA、SSC和还原糖含量的降低,抑制葡萄贮藏过程中真菌的生长与繁殖,防止腐烂与脱粒,同时能够保持果梗的绿色与新鲜,贮藏效果良好,玫瑰香果实最佳气体成份条件是O210%和CO28%-12%。一般情况下,当CO2气体长期超过15%以上,果实易受到CO2气体伤害,产生无氧呼吸,影响果实的贮藏品质。
因此,合适的CO2、O2透气比的包装膜和所包装葡萄果实重量的匹配是达到微环境包装内最适宜贮藏气体成份条件的关键。如巨峰和玫瑰香葡萄果实,推荐使用厚度0.03mm的保鲜膜袋,厚度不得低于0.01mm,材料PE、PVC均可。
3 微环境可控包装对结露和SO2释放的影响
3.1 对防结露特性改善的影响
葡萄果实在冷藏运输和简易保冷运输过程中,当运输车辆内温度波动大时,易造成包装膜袋内和果实表面严重结露,并易造成包装内保鲜剂释放快慢不稳,而出现保鲜剂伤害。这两个问题都严重影响市场销售环节中果实的感官品质。因此,在制造保鲜膜袋时,通过添加防结露母粒和利用不同塑料的特性制成防结露膜,或通过普通膜与防结露膜复合制成防结露膜,或使用具有透气的微孔包装膜袋,微孔直径1-3mm,孔距3mm以上,可缓解以上问题,改善运输效果,可使贮运的葡萄综合保鲜质量得到提高。
3.2 对SO2释放特性改善的影响
研究报道,将保鲜剂溶合到保鲜膜袋中,通过贮藏期缓慢释放,从而达到对葡萄果实的保鲜防腐作用,通过保鲜作用的调控,一来达到对葡萄果实保鲜的目的,二来有效的抑制果实病害的发生。由于不同品种葡萄果实其生物学特性有一定的差异,对保鲜剂的耐受性差异较大,因此,包装保鲜作用的调控是必备的技术环节。根据对保鲜剂的耐受性分为SO2敏感型(不耐SO2)果实(如红地球、红宝石等)、中度SO2敏感型(如马奶果实)和耐SO2型果实(如巨峰、玫瑰香、龙眼、秋黑等)三种类型。在每个品种果实生产贮藏之前,均应该确定其对保鲜剂耐受程度,以便确定适宜的保鲜剂用量。
综上所述,在鲜食葡萄贮运微环境包装调控技术的应用中,包装膜袋和综合调控技术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中,要注意发挥包装膜袋的功能作用,也要配合其它如库温管理、保鲜剂选用等各方面的协同作用,最终达到阻隔有害微生物、控制相对湿度和调节气体成分的目的,来延长鲜食果实的贮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