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64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水肥配比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7/4/21 18:49:39] 来源: 作者:Admin

寒区品种选育岗位

郭修武 周兴本 郭印山 李坤 刘镇东 李成祥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缺水是露地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特别在旱地农业中植物营养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在水分胁迫下,合理施用肥料,充分发挥肥和水的协同效应,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葡萄主产区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葡萄抗旱节水栽培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本试验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水分亏缺条件下肥料配比对葡萄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以期探明葡萄在不同生育期对水肥的需求情况,为在葡萄生产中制定科学的水肥管理技术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材及地点


  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葡萄园试验园进行,试材为2年生贝达砧无核白鸡心葡萄嫁接苗。


  1.2 试验设计


  采取0-20 cm 葡萄园表层土壤,过5 mm 筛后装入大塑料袋,扎紧备用。室外盆栽试验采用完全随机排列进行,每盆装入鲜土6L,然后定植长势一致的无核白鸡心嫁接苗,定植后盆表面用塑料膜覆盖,置于避雨棚下,防止雨水及水分蒸发对试验的影响。试验期间用重量法定期补充水分,使其含水量维持在试验设定值。


  本试验根据干旱胁迫程度以田间最大持水量(FC)为标准设计3个灌水处理:75-80% FC(正常灌水量)、55-60% FC(轻度胁迫水平)、40-45% FC(中度胁迫水平)。设定3个肥料配比: NPK=213NPK=215NPK=253,共设9个肥水处理(1),每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所施氮肥为硫酸铵(含N量为21%),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量为18%)、钾肥为硫酸钾(含K2O量为50%)。对表1中的肥料进行分期追施,分别在萌芽期、坐果期、转色期和采收后4个时期进行不同的施肥处理(2),每个时期施肥25天后进行取样及相关指标测定。


  1.3 植株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每个时期选顶端两个新梢测量新梢长度,并计算节间长度;用游标卡尺测量最顶端新梢基部的粗度;采用YMJ型叶面积仪测定葡萄叶面积。


  1.4 根系活力的测定


  根系活力的测定采用TTC法。


  2 试验结果


  2.1 水肥配比对葡萄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1) 水肥配比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萌芽期T8处理新梢生长量为69cm,与生长量最高的T1处理70cm无显著差异;坐果期T8处理新梢生长量最高,生长量为34cm,综合分析,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施肥配比为NPK=253T8水肥处理能有效促进新梢生长。



  (2)水肥配比对新梢粗度的影响


  由 图 1 A 可以看出,萌芽期T4T5T6三个处理新梢粗度呈梯度降低,T5处理、T6处理分别比T4处理(8.69cm)降低了6.2%9.8%T7T8T9三个处理新梢粗度也呈梯度降低,T8处理、T9处理分别比T7处理(8.10cm)降低了3.2%9.8%,但不同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生长前期水分胁迫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新梢粗度影响较小。


  由图1B可以看出,坐果期T5处理新梢粗度10.94cm分别比T2处理、T8处理升高了8.1%22.0%,说明轻度水分胁迫下,适量增施钾肥利于无核白鸡心葡萄坐果期新梢粗度的增加。T1T2T3三个处


  理新梢粗度呈梯度降低,T2处理、T3处理分别较T1处理降低了7.7%11.6%T7T8T9三个处理新梢粗度也呈梯度降低,T8处理、T9处理分别较T7处理降低了7.0%16.0%,整体看来,T1T2T3处理新梢粗度较T7T8T9处理高,说明水分胁迫能够抑制新梢的加粗生长,且坐果期增施磷肥并不利于新梢的加粗生长。


  由图1C可以看出,转色期T3处理新梢粗度9.79cm显著低于T1处理,降低了12.9%,说明胁迫时间越长,胁迫程度越大,无核白鸡心葡萄新梢粗度越小。T4处理、T5处理新梢粗度相对较大,说明转色期适当增施钾肥有利于无核白鸡心葡萄新梢粗度的增加。


  由图1D可以看出,采收后T6处理新梢粗度9.95cm显著低于T4处理,降低了17.6%,说明水分胁迫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新梢粗度的增加有显著抑制作用。整个生长期结果表明,葡萄植株茎粗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呈下降趋势,水分胁迫能够抑制新梢的加粗生长。在坐果期和转色期适当提高钾肥比例可有效促进新梢的加粗生长。


  (3)水肥配比对叶面积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图略),萌芽期叶面积在不同处理之间存在差异。T7T8T9三个处理叶面积逐渐减小,T7处理显著高于T8处理、T9处理,说明水分胁迫处理会影响无核白鸡心葡萄植株的展叶生长。萌芽期T5处理叶面积最大,比T9处理增加了59.3%,说明萌芽期轻度水分胁迫下适量增施钾肥利于葡萄叶片生长,从而增强光合作用;坐果期T6处理叶面积极显著低于T5处理,降低了38.1%,说明随着水分胁迫处理时间延长,中度水分胁迫不利于叶面积的增大,影响叶片生长发育。轻度水分胁迫下T2处理、T5处理、T8处理之间叶面积差异不显著,可见坐果期肥料配比不同对叶片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转色期叶面积均呈现出梯度下降的规律。T7处理叶面积显著低于T1处理,降低了30.2%,说明正常灌水条件下,磷肥施用量过大并不利于叶片的生长;采收后T5处理叶面积最大,比T3处理增加了51.6%,说明轻度水分胁迫下,适量提高钾肥施用量可增大叶面积。T4处理、T5处理之间以及T7处理、T8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同正常灌水量相比,轻度水分胁迫对葡萄叶片生长影响较小。


  从整个生长期来看,轻度水分胁迫利于叶片的生长发育,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叶面积也呈下降趋势。转色期过量施用磷肥不利于叶片的生长,生长期中适量增施钾肥利于叶面积的增大。


  2.2 水肥配比对无核白鸡心葡萄根活力的影响


  从图2A可以看出,萌芽期处于水分胁迫初期,由于根系是作物感受土壤干旱的原初部位与敏感部位,水分胁迫对萌芽期根活力影响较为明显。T1T2T3三个处理根活力呈梯度下降趋势,T2处理、T3处理分别比T1处理降低了28.9%50.6%,可见植株生长初期,水分胁迫能明显降低根活力。T4T5T6三个处理之间根活力差异极显著,T5处理、T6处理分别比T4处理降低了19.7%34.9%,进一步说明水分胁迫可降低根活力。T8处理根活力比T2处理提高了7.9%,可见萌芽期适量增施钾肥可有效缓解水分胁迫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图2B可以看出,坐果期T2处理根活力分别比T1T3处理提高了126.8%27.5%,可见在相同肥料配比下,坐果期轻度水分胁迫根活力较高,正常灌水量以及中度水分胁迫不利于根活力的提高。T5处理根活力分别比T2T8处理提高了2.9%36.7%,可见轻度水分胁迫下,适量提高钾肥施用量可有效提高根活力。


  从图2C可以看出,转色期T8处理根活力分别比T7T9处理提高了84.3%55.9%,可见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轻度水分胁迫利于根活力的升高。T5处理根活力比T2处理提高了14.4%,可见轻度水分胁迫下,转色期适量增施钾肥利于无核白鸡心葡萄根活力的提高。


  从图2D可以看出,采收后根活力变化规律与坐果期、转色期是一致的,T2T5处理根活力较高,进一步说明无核白鸡心葡萄品种抗旱性较强,轻度水分胁迫下根活力较高。


  整个生长时期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初期即萌芽期根活力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而降低,从坐果期开始直至采收后,轻度水分胁迫下无核白鸡心葡萄植株根活力较高。整个生长时期适量增施钾肥可有效缓解水分胁迫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无核白鸡心葡萄的根系活力。


  3 小结


  (1)水分为田间持水量55-60%、肥料配比为NPK=215的水肥处理能有效促进无核白鸡心葡萄植株新梢生长、新梢粗度的增加以及叶面积的增大。


  (2)新梢生长期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根系活力降低,从坐果期直至采收后,轻度水分胁迫下葡萄植株根活力较高。整个生长期增施钾肥可提高根系活力,从而缓解水分胁迫带来的负面影响。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施肥配比为NPK=215的水肥处理下根活力相对较高,可促进无核白鸡心葡萄植株根系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