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平 任朝晖 朱志强
1 鲜食葡萄质量获得的主要途径
葡萄物流保鲜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葡萄产品并需使其质量得到持续保持。采前因素与调控技术决定着葡萄质量的培育,采后因素与调控技术决定着葡萄质量的保持,分级技术决定着葡萄质量的区分。通过对葡萄质量的培育和区分,有利于提供耐贮运性、抗病性高且质量一致性高的产品,再加上对葡萄质量的保持,使葡萄得到安全的物流保鲜。
1.1 采前质量培育是根本
采前因素常常影响色、香、味、质、形、营养和卫生安全等鲜食葡萄质量标准,重视采前因素及调控技术可直接提高鲜食葡萄的食用价值、商品性及商品化处理水平、抗病性和耐贮运性以及货架寿命。主要涉及品种、成熟度、田间病害管理与限产、激素处理、灌水和下雨、整形与修剪、果实套袋等因素及调控技术。
1.2 采后质量保持是关键
采后因素对耐贮运性和抗病性也有很大影响。维持缓慢的生命活动,从而延缓耐贮运性和抗病性的衰变,并保持葡萄的质量,才有可能延长流通期限。葡萄流通时也要控制环境条件,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科学控制葡萄耐贮运性、抗病性的发展变化并保持质量,其中包括:控制适宜的低温、湿度、气体成分,防止机械伤害和使用防腐保鲜剂处理及合理的包装等。
1.3 分级技术决定质量的一致性
分级技术具有选择产品,区分质量,为物流保鲜提供均匀一致的高质量产品。分级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能否进行科学的区分质量。要进行内在质量和感官质量与卫生质量的分级,为市场提供可安全流通的优质优价与按质论价的产品。
2 鲜食葡萄质检质控的意义
鲜食葡萄的质量好坏决定鲜食葡萄,是否能成功进行长期贮藏保鲜,是否能成功进行远距离运输出口,是否能成功进行市场流通和销售,是否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否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鲜食葡萄贮藏前中后期严格的质检质控,对确保成功进行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鲜食葡萄质检质控的内容
3.1 田间生产情况
检测果实病虫害发生程度、生产量(亩产量)、基本质量以及整齐度和一致性情况。
3.2 贮前贮中情况
检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着色程度(颜色)、硬度、口感与风味、整齐度与一致性、缺陷。
3.3 贮后情况
检测果实腐烂率、脱粒率、干梗程度、褐变程度、二氧化硫伤害程度、失重率、口感与风味、皱缩与饱满度。
4 鲜食葡萄质检质控管理
4.1 贮前栽培地块质量的巡查
(1)为了使葡萄成功贮运提供质量和数量的支撑,贮前要对栽培地块的葡萄生产情况进行巡查。
(2)巡查之前要成立2-3个巡查组,每个巡查组以3人为好。
(3)巡查要在采前15-20天开始。
(4)巡查按葡萄生产组别、区域或地块划分。
(5)巡查要对该地块的葡萄病虫害发生程度、生产量(亩产量)和基本质量做出评估。
(6)巡查田间在采收前的灌水和降雨情况。
(7)巡查要做好登记表。
(8)以巡查数据为基础,确定该批(该区域)产品短贮、中贮或长贮。
4.2 贮藏前中后期的质检质控
(1)制订主要品种葡萄质量等级标准,如制订克瑞森无核、玫瑰香和红地球三个品种葡萄采收质量与分级标准。
(2) 组织品控组并接受培训,在鲜食葡萄低温物流保鲜园区或生产合作社组织品控组并接受培训。
(3)贮前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贮前一段时间深入葡萄生产田间地头,了解葡萄生产质量、数量和病虫害发生情况。
(4)明细葡萄生产和采收过程降雨情况,以便于贮藏库分批次的标签化管理,使受到降雨影响大的葡萄先期出库销售。
(5)按等级标准装箱,根据1等、2等和3等几个等级标准装箱,一般3级果不进行长期贮藏,只进行中短期贮藏。
(6)分级包装过程和交货时的质检,包括对包装人员(工)的培训、品控组人员巡检、交货前的全检和交货时的抽检。
(7)贮藏过程的质检,一般每贮藏一定时间要对贮藏的葡萄进行质量抽检,以确定葡萄贮藏品质的变化情况。
(8)品控质检组碰头会议,品控质检组要定时召开碰头会议,以交流葡萄贮藏品质变化情况,并定期向负责人汇报,以便于安排销售。
(9)表格化管理,鲜食葡萄贮藏前中后期的质检质控要实现表格化管理。
5 鲜食葡萄质检质控与库内的标签化管理
5.1 促进销售的商标与品牌
为了促进销售和提升知名度,设计出优美的商标,搞好品牌,提高公司和葡萄产品的知名度。
5.2 等级和追溯码的应用
利用条形码标识引导与管理,实现质量履历追溯,达到确保葡萄质量、理清作业责任和找到安全发生根源。
5.3 贮藏记录
(1)每批葡萄设立入库记录台帐,并做好入贮标签,明确品种、采收(入库)时间与来源,入贮码垛分明,便于识别。
(2)库内码垛要留有通道,便于检查、便于出库销售。
5.4 记录与贮期的对比
(1)与气象条件对比,把记录与采收时气象条件进行对比,特别注重采收之前的降雨情况,以决定出库时间。
(2) 与田间地块( 生产组别)对比,把记录与采收前田间地块生产情况(质量)进行对比,以决定出库时间。
(3)与葡萄等级对比,把贮藏效果与入贮葡萄等级进行对比,以决定出库时间。
(4)与葡萄入贮时间对比,出库应按照“货品先进先出”和“货品保质期先到先出”的原则,并及时准确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