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综合试验站
马小河 王敏 赵旗峰 任瑞
夏黑,别名黑夏、夏黑无核,为三倍体无核鲜食葡萄品种。欧美杂种,由日本山梨县果树试验场1968年杂交所得,其亲本为巨峰和卜厶,1997年8月获得品种登记。2000年2月,我国从日本山梨县植原葡萄研究所引进该品种的脱毒苗。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太谷综合试验站于2011年从南京农业大学引入该品种开展区试工作。园内葡萄为露地栽培,株行距为1.25m×3m,架式为厂字型Y型架,管理水平较好,植株长势健壮。经连续4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具有成熟早,易着色,含糖高,早产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耐贮藏等优势,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缺点是果粒小,需进行激素处理。
1 引种地基本情况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葡萄体系太谷综合试验站品种区试园位于太谷,地处晋中盆地,属黄土高原丘陵台地,土层深厚,土质为砂壤土、粉砂壤土,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0.8度,降雨量400~600mm,日照时数2300小时,无霜期180天。试验园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10.3‰,全氮含量1.41‰,全磷含量0.657‰,全钾含量2.09‰,pH值8.03。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性状
嫩梢、幼叶黄绿色,带淡紫色晕,少量绒毛。梢尖闭合,乳黄色,少量绒毛,无光泽。幼叶上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密被一层丝毛。成龄叶片大,纵径约27.5cm,横径约26.5cm,中间凹,边缘凸起,裂刻3或5裂,叶色深绿,背后有稀疏绒毛,锯齿钝,近圆形。幼叶叶片少数裂刻不明显,近圆形。成龄叶叶柄洼大多为矢形,基部为裂缝形或三角形;嫩叶叶柄洼大多为宽拱形,基部为直线形。新梢生长直立,节间背侧黄绿色,腹侧淡紫红色,成熟新梢红褐色。两性花,三倍体。
2.2 果实性状
果穗圆锥形,有副穗,自然平均穗重148.0g,果粒着生紧密,果粒近圆形,自然粒重3.5g。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平均穗重431.0g,最大穗重539.0g,平均穗长23.8cm,宽12.5cm,穗形大小均匀。果粒大,近圆形,平均粒重8.31g,最大9.86g,平均纵径2.42cm,横径2.35cm,果梗长0.56cm。果皮紫黑或蓝黑色,皮中厚,果粉厚,着色一致,成熟期一致,超量挂果,则着色慢,着色不均;果肉硬脆,汁中多,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6%,可滴定酸0.485%,具浓草莓香味,口感佳。
2.3 生长结果习性
枝条生长势强,花芽分化好,萌芽率83.4%,果枝率90.6%,结果系数1.87,发育良好的细枝条、隐芽萌发枝条均可抽生花序。早果性强,丰产稳产性好。在晋中地区,4月15日萌芽,5月26日始花,5月29日盛花期,7月5日果实开始着色,8月10日果实成熟。
2.4 抗病性
抗病性强,较抗霜霉病、灰霉病,未发现白腐病。
3 栽培要点
3.1 建园
(1)园地选择:选择交通便利、地势较高、光照、通风良好、排灌方便,土地相对集中连片,地下水位1m以下的地方建园,以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沙壤土最为适宜。对于土壤透气性差的粘重土壤或排水不良的地块时,要通过客土改造、深翻、多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以改善蓄水排水性能。
(2)苗木选择:选择枝条健壮、根系发达、无损伤和病虫为害的纯正苗木,秋苗或营养袋苗均可。对于嫁接苗,嫁接的砧穗接合部应愈合良好。
(3)定植:可在秋季或早春萌芽前进行定植,但以早春定植为宜,因此时地温回升,葡萄根系开始活动,芽眼即将萌动。定植前挖宽0.8m,深0.8m的定植沟,表土与心土分别放两边,沟底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kg,磷肥1000kg,与表土混匀后回填,灌水沉实,再回填表土直至与地面相平。按株距挖定植穴。
栽植前将苗木浸泡2~5小时,让苗木吸足水分,定植时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将苗根舒展于定植穴,并在覆土时轻轻提苗几次,使根系舒展,更重要的是使根系与土壤充分贴紧,不留空隙,再用脚踏实。嫁接苗定植时应注意嫁接口要高出地面。定植后浇透水,最后再覆盖一层干土或覆膜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3.2 整形修剪
夏黑树势旺,架式选择倾斜主干水平龙干型,V形、T形、竖直叶幕均可。在山西晋中地区,倾斜主干水平龙干V形叶幕培养一般需3~4年时间。
当年定植葡萄苗萌芽后,选留1个强壮新梢作主蔓,其余全部抹除,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冬剪时,在充分成熟的节位上剪截长度为1~1.5m,形成来年的主蔓。
第二年春季出土后,主蔓按‘厂’字形绑缚上架,基部角度控制在30°之内(用距离地面40cm左右的临时铁丝绑缚控制基角),平铺于第一道铁丝(距离地面70cm)的主蔓上每隔15~20cm留一个新梢作为结果母枝,基部50cm以下不留新梢。主蔓顶端选一个壮梢作延长枝,继续培养主蔓。选留的结果母枝视生长量和着生角度逐步引缚上‘V’形架左右第二道铁丝上(‘V’形架角度约60°,第二道铁丝与第一道铁丝垂直距离50cm)。同时,做好新、副梢管理工作,新梢生长超过第二道铁丝后,反复摘心;副梢留2片叶反复摘心。冬剪时,对结果母枝进行短梢修剪,延长枝根据粗度进行长梢或超长梢修剪。
第三年,按照上年的方法继续在主蔓延长枝上培养结果母枝,直到主蔓着生的结果母枝与下一植株主蔓结果母枝相衔接,结果母枝前端延长枝剪除。上年预留的结果母枝萌芽后,通过抹芽、定芽,留2个低位结果枝,形成结果枝组,引缚上‘V’形架左右第二道铁丝。
冬剪时,结果枝、结果母枝与延长枝的修剪方法与上年一致。第四年,2年生结果母枝选留
的2个结果枝春季萌芽后,视角度需要,分别在基部选留1个结果枝‘V’形绑缚上第二道铁丝。预留结果母枝上结果枝选留、绑缚方法与上年一致。采用短梢修剪方法进行冬季修剪。
以后逐年管理中,随着结果母枝结果部位的逐步上移,结果母枝基轴过长,这时注意利用萌发的隐芽或结果枝做好结果母枝的培养和更新。
3.3 花果管理
(1)疏花疏果:5月上旬疏花穗,强壮枝留1~2穗,中庸枝留1穗,细弱枝不留穗,延长枝不留花序。花前7天去副穗,回缩过长小穗,剪去1/5穗尖。坐果多的果穗疏除部分小枝轴,除去小粒、过密果粒,每穗留果70粒左右。
(2)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自然生长的夏黑葡萄果粒小,需要进行赤霉素膨大处理以提高商品价值。通过试验,第1次处理时间为盛花期,处理浓度为20mg/kg;第2次处理时间为花后12天左右,处理浓度为25mg/kg,对于树势生长较差的葡萄园,第2次处理浓度可适当增大至50mg/kg,做好肥水管理工作,确保果粒成熟一致性良好。
在田间劳动力不足条件下,可选择在花后12天左右,选用100mg/kg 赤霉素处理1次,也能达到膨大果粒的目的。赤霉素处理后单粒重可达7~8g左右,且对果实着色和品质无明显影响。
3.4 肥水管理
基肥在果实采收后9~10月份施入,最好在10月上旬以前全部结束。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用量占全年总施肥量70%以上,一般每亩施入有机肥1500~2000kg,过磷酸钙50kg。采用沟施,距树干50cm处挖深40cm、宽30cm左右的施肥沟,肥料与土充分混合后回填,浇1次透水。
追肥在萌芽期、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一般在离树干50cm处,开深约20cm的浅沟,施肥后立即覆土。葡萄出土上架后,每亩施入尿素10~15kg;谢花后,幼果黄豆大小时,每亩追施复合肥50kg;果实转色前,每亩施硫酸钾15~20kg。每次施肥后浇透水。
3.5 病虫害防治
夏黑葡萄抗病性较强,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绿盲蝽、叶蝉类等,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加强果园管理,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果、病叶,做好清园工作;出土后全园喷洒3°~5°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虫;新梢生长期喷洒80%必备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液;花后使用40%嘧霉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防治灰霉病;套袋前用40%氟哇唑8000倍、多菌灵800倍液喷药;套袋后喷洒80%必备600~800倍液保护叶片,霜霉病大发生时,50%烯酰吗啉4000倍液,霉多克800倍液交替喷布,同时加杀虫剂1~2次,10%高效氯氰菊酯2500倍液;秋季修剪后全园喷3°~5°石硫合剂降低病虫源基数。
3.6 出土和埋土
出土的时期应在冬季严寒过后,植株无冻害危险时开始,至葡萄芽眼膨大之前完成。由于早春干旱多风,气温升降变化大,出土时期不宜过早。一般在4月最低气温稳定在5℃后进行。出土后有灌溉条件的可灌溉1次,但水量不宜过大。埋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先下架预埋顺蔓用土压实,后以底宽1.2m,顶宽0.6m,枝条以上20cm左右的埋土厚度为标准进行埋土,埋后拍实,取土应在距离树体1m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