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吴江
1 避台减灾促早栽培技术
1.1 选育与筛选适宜避台品种
针对葡萄成熟期避开台风的品种缺乏,现有主栽品种成熟期易受台风影响,早熟品种品质差、避台耐涝能力弱,引进与选育出多个葡萄新品种:碧香无核;寒香蜜;夏黑;火焰无核;瑞都香玉;玉手指;天工翡翠;天工5号;天工9号等。
1.2 设施提高抗台能力
(1)低成本抗台避灾钢架大棚:棚架选用全钢架材料,将全园棚体与水泥柱、架面连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抗台风能力,造价较同类产品价格降低15.5%左右,耐腐蚀性和抗风性优于钢架大棚。
(2)低成本抗台避灾钢架大棚:浙江小环棚设施,因成本低,搭建方便,已在全国推广,但该设施易遭雪灾、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遇暴雪、台风等灾害天气来临前可把棚膜全部上卷,把整个棚打开,减少90%压力,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3)优化改造现有大棚设施,提高自身抗台能力:在现有葡萄大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对大棚设施的结构、栽培架式以及加固整形模式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大棚设施的抗台能力。
① 提高大棚拱杆的强度:22×1.2mm改用32×1.5mm;
②浇筑混凝土、架设斜木增加受力面积等加固基础;
③改变大棚棚头角度,降低阻风系数;
④改变压膜方式,内外双层压膜网外加压膜线压膜;
⑤大棚下拉牵引,生长架加固等。
1.3 促早栽培技术
(1)破眠
(2)葡萄三膜覆盖
(3)控制产量
(4)环剥
(5)科学使用叶面肥
2 低温冻害及冻害后应对技术
2.1 冻害发生及影响因素
一般发生于促早栽培的大棚葡萄中,晴好的天气,如遇强冷空气入侵或降春雪引起迅速降温,即24小时内降温超过10℃并降至0 ℃以下,葡萄新梢及花穗发生冻害,对全年的生长和结果影响较大。冻害发生程度与品种、栽培方式、盖膜时间、树龄、棚内方位、破眠剂使用、上年产量密切相关:
(1) 品种中美人指受害最重,其次是夏黑、藤稔、维多利亚;
(2)单膜较双膜覆盖的冻害重,双膜覆盖的靠近北边或风口或棚漏风处周围新梢冻害,盖单膜过早冻害重;
(3)树龄小或用破眠剂后发芽早的受害较重;
(4)上年挂果量大,尤其是二代果量大,采收又偏晚。造成树体冬季储藏营养不足,抗寒能力下降。
2.2 预防措施
(1)灌溉防寒水:在低温来临前,浇灌防寒水,可以溶解大量的树体养分,树体内部冰点降低,提高了树体的抗寒能力。同时,在寒冬期间,灌溉水分对保持低温稳定有促进作用,防治根系受冻。
(2)“双或三膜”覆盖的揭开地膜。
(3)棚上喷地下水:适宜非盐碱地,利用地下深水的热度喷洒棚膜而融化雪成水免去雪灾;夏季较凉地深水喷洒棚膜降低棚温,减轻热害。
(4)熏烟:一般可使气温提高2℃,能减少地面辐射散发,同时烟雾颗粒可吸收空气中的湿气。
具体做法为:低温寒潮来临的前一天傍晚,以麦秸、碎材禾、锯末、糠壳等为燃料,气温下降-2℃点燃,并控制烟雾在葡萄园区域,一般每亩设置5~10堆,间距12-15m,每堆用燃料15~20kg。硝酸铵、锯末、柴油混合剂制成的烟雾剂替代,使用方便、烟量大,防效好。
(5) 其他方法: 无纺布覆盖;风机搅拌(日本、美国、加拿大);防治冰核细菌(美国、日本);提高植物抗寒性(抗冻剂)等。
2.3 冻害应对措施
(1)及时补施速效肥料:每亩施尿素20公斤或2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N:P:K=15:15:15)。
(2)病害防治:葡萄遭受冻害,植株长势将会减弱,有利于一些弱寄 生菌引起的病害发生,如葡萄灰霉病和葡萄枝干溃疡病等。
需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性;注意喷药保护。灰霉病的防治适期是花期,药剂可选用40%嘧霉胺800~1000倍,或50%腐霉利1000-2000倍液等;葡萄枝干溃疡病的药剂防治可结合葡萄炭疽病和白腐病等病害的药剂施用兼治。
(3)按冻害程度分类进行管理
①结果母枝未冻伤,萌发的新梢全冻害致死的,抹除或截去相应的结果母枝,逼迫隐芽和靠近主干的冬芽。有条件的可喷、涂含赤霉素500-1000ppm和6-BA500-1000ppm(2%吐温)液体至母枝芽腋处。50%萌发的新梢冻害致死的,抹除冻害梢,集中营养,适当灌水,逼出未萌发芽。
②新梢4叶以上出现冻害的,留2-3叶摘心培养1-2个副梢培养明年结果母枝或利用葡萄多次结果特性利用二次果。
③新梢长至5-10叶,花序周围2-3叶出现冻害,花序、新梢生长点未冻伤的,保留1个花序,利用副梢弥补叶面积不足。
④结果母枝出现冻害的植株,在需要抽枝的部位上进行环割逼迫结果母枝基部或主干上隐芽萌发,培养来年的结果母枝。欧美杂交种当新梢长至12叶时留10叶摘心;欧亚种结果母枝培养采用“5-4-3-2-1摘心法”即对营养枝长至7-8叶时留5叶摘心,顶副梢长至5-6叶时留4叶摘心,顶副梢再长至4-5叶果留3叶摘心,以此类推减少至留1叶摘心,其余副梢“留1-2叶绝后”摘心法。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来年结果枝率52%。
⑤对于冻害后产量较低的鲜食葡萄园,采用二次结果弥补产量。于一茬果坐果期或稍后,诱发未木质化的第6-8节冬芽结二次果。
3 涝害及应对技术
3.1 涝害的症状
轻度涝渍造成葡萄叶片生理性缺水萎蔫、卷曲;中等涝渍造成下部叶片脱落,冬芽萌发;重度涝渍则能造成根系窒息,全株死亡。
3.2 涝害预防
(1)选择适宜地建园
(2)采用抗涝砧木:SO4、5BB、101-14、3309C
3.3 涝害应对技术
(1)地下部分管理
①排除积水。
②揭除地膜,土壤消毒。如果根系已霉变发黑的,用70%甲基硫菌灵600倍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500倍液浇施进行消毒。
③改善土壤,促发根:中耕或地面喷提高土壤通透性的物质以利葡萄根系呼吸,促发须根。
(2)地上部分管理
①树体扶正,修固设施
②挂果未采或果未成熟树,小面积破损的补膜,无法档雨的重盖棚顶膜。
③采果:对未淹水,成熟度达到加工糖水罐头的及时销售给厂家;对流动水淹的,成熟果冲洗干净凉干后销售,未成熟的喷药防病;对不流动水淹水时间长已变质的采除深埋作肥。减负保树:根据品种种类、树龄、砧木、和受淹时间剪果穗减轻负载量,
④整理枝蔓减少水分蒸发确保树体成活:剪去尚未转色成熟的结果枝或过细、过粗扁的徒长枝、病枝。及时清理回剪,欧亚种顶梢留4叶摘心,以后 3-2-1摘心,副梢全部去除,欧美种成熟枝条前2-3节萌发生长到4-6叶后基本不再生长。
⑤延缓叶衰老,促进枝条成熟:改土壤施肥为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或碧护或沃家福等叶面肥,增强光合能力,防止秋梢生长,促进枝蔓成熟。
⑥病虫害防治:对挂果的品种如鄞红、白萝莎、红地球、美人指等,采前15天以上摘袋,剪除裂果后,用多抗霉素或武夷菌素、苦参碱等生物农药或植物源农药防治灰霉病、白腐病、霜霉病、红蜘蛛等病虫害。没挂果的品种只需用化学农药防治灰霉病(用施佳乐或农利灵等)、霜霉病(用金科克或安泰生或霉多克等)、白腐病(烯唑醇或好力克、凯润等),红蜘蛛等用阿维哒螨灵,天蛾用歼灭等。
⑦冬季长梢修剪:冬季采用长梢修剪适当增加留枝量和留芽量,每亩多预留200-300个枝条,每条结果母枝增加2个芽。
⑧翌年春增施萌芽肥:台风过后避免地面急施肥料与重剪,防止冬芽全部萌发,造成翌年直接减产。春季增施氮肥,肥水结合,保持高湿,采用石灰氮、荣芽打破休眠,提高萌芽率和整齐性,保证花芽质量。
⑨保花保果:受灾葡萄园花前提早摘心、花序分离期喷施硼肥,花前10-15天应用3-5ppm赤霉素拉长花序,保果剂保果提高座果率,提早穗重确保产量。
4 高温伤害及应对技术
葡萄作为森林内蔓生匍匐性生长的浆果植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超过30℃光合作用下降,35℃-40℃的高温往往能导致植株水分生理异常,叶片特别是果实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或日烧,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高温伤害类型、原因及防治要点:
(1)落花落果:花期高温往往发生于南方。花期也是新梢快速生长期,持续的高温后容易促进新梢的营养生长,如果叠加过多氮肥和水分,容易出现新梢徒长,和花穗竞争营足,引起落花。
(2)气灼病:气灼病也叫缩果病,多发生于幼果膨大硬核期,发生的气象条件为连续阴雨土壤饱和,或漫灌后土壤湿度大,果粒上有水珠,而后骤然闷热升温,几小时内就会出现症状,表现为失水凹陷、初为浅黄褐色小斑点,后迅速扩大,似开水烫状大斑,病斑表皮以下有些像海绵组织。最后逐渐形成干疤,从而导致整个果粒干枯,是由于“生理水分失调”造成的生理病害。
防治要点:
①畦面修操作道,保护耕作层;
②壮根性措施(增施有机肥,严格控制氮肥);
③保证水分供应(套袋前后,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
④地上部分枝叶和地下根系生长的协调;
⑤硬核期的前中期补钙(0.4-0.5%硝酸钙或氨基酸钙或其他钙肥)
(3)日灼病:日灼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果实受到强光照,果面温度剧变,果实局部细胞失水受伤害而造成的生理紊乱,表现为成叶片和果实的灼伤,叶片边缘表现大范围火烧状黄褐色斑,果实上也呈现火烧状凹陷褐斑。日灼病的发生与品种、管理技术关系密切:
①红地球、美人指、温克、新郁、醉金香等品种易发生;
②产量过高、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生日烧重;
③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容易发生日烧;
④“V”型叶幕比“飞鸟型”和水平叶幕的易发生;果穗周边无副梢和叶片遮挡的易日烧;
⑤闷热天套袋的易日烧。
防治方法:利用副梢,纸袋挡光,遮阳网挡光。
①采用避雨栽培模式,南北行种植,新梢平缚或下垂的架式;增加果穗周边的叶片数,采取花序上留副梢2-3叶,光照强烈时扭梢档光。
②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能力,严格控制前期氮化肥使用量,避免新梢徒长。高温来临季节叶面喷布氨基酸钙提高果实钙含量,增加保水抗高温能力。
③套袋前后要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含量。盛夏避免高温时段浇水,可在下午5、6点至早晨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