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董雅凤 范旭东 任芳
葡萄卷叶病(Grapevine leafroll disease, GLD)是葡萄上分布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病之一,在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在我国葡萄主栽区,卷叶病的发生也很普遍,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部分葡萄园某些品种发病率高达90%以上。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报道的引起葡萄卷叶病的病毒有11种,即葡萄卷叶伴随病毒1~9, Pr和De(Grapevine leafroll associated virus 1-9, Pr, De),这11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在血清学上不相关,单独或复合侵染都能够引起葡萄卷叶病的发生。我国共报道了6种葡萄卷叶伴随病毒,即葡萄卷叶伴随病毒1, 2, 3, 4, 5, 7。
近年来,我国葡萄生产发展迅速,苗木繁育量急剧增加,但苗木繁育和调运秩序混乱,导致包括葡萄卷叶病在内的葡萄病毒病传播和蔓延迅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培育葡萄无病毒苗木,控制葡萄病毒病危害的基础。
目前,主要采用3种方法检测葡萄卷叶病毒:
第一,指示植物鉴定:这是应用最早的检测方法,它利用对病毒敏感的指示植物感染病毒后表现出的典型症状来判断待检样品是否带有葡萄卷叶病毒。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丽珠(Cabernet Franc)、黑比诺(Pinot Noir)等红色酿酒品种对卷叶病毒敏感,症状明显,可用作指示植物。然而,这种方法不能分辨葡萄卷叶病毒的种类,检测时间长,并且易受环境和生长季节的影响,但是由于指示植物法鉴定范围广,因此依然被人们认为是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第二,血清检测:血清学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单快速、结果稳定且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在检测大批量样品时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葡萄病毒检测。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目前,已研制出GLRaV-1,-2,-3,-5,-6,-7和-8等卷叶病毒的抗体,并形成商品化试剂盒。但是血清学检测也受到一定的制约,例如:由于病毒含量在植株体内分布不均,易造成假阴性反应;有些病毒株系免疫性弱,难于纯化和制备特异性抗血清。
第三,分子生物学检测:随着病毒基因组的研究和核酸序列分析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表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克服了以上检测方法的诸多不足,并且适用范围更广。所有葡萄卷叶病毒均可根据其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随着RT-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又衍生出许多新的PCR技术,如:多重PCR、原位PCR、免疫PCR等。Gambino(2006)报道了同时检测9种葡萄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裴光前等(2010)则报道了可同时检测GLRaV-1, -3, -4和-5等四种葡萄卷叶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技术。RT-PCR技术在常规检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提取的植物RNA易受到RNA酶的污染而降解;操作步骤较多,灵敏度高,有时导致假阳性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