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王忠跃
孔繁芳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全球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该病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一旦流行,损失巨大。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及控制其流行性危害。内吸性药剂是霜霉病发生后的主要药剂,但葡萄霜霉病菌易对内吸性药剂产生抗性;即使在没有抗性的情况下,由于天气的影响,常常造成防控失败,形成病害流行,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大部分葡萄生产区域与国外不同,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极易造成霜霉病的流行性危害,所以,一旦田间出现霜霉病病叶且出现连阴雨天气,或者霜霉病在田间普遍发生且天气条件多雨,救灾性的霜霉病防治方案,成为生产上的重要技术需求。
1 技术要点
1.1 药剂种类
目前,甲霜灵及精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乙磷铝等是我国登记在葡萄上常用的四类防治葡萄霜霉病内吸性药剂。经对区域内田间常用的以上4类药剂进行调查,根据田间使用的频次和量进行梳理,按照前两年的年使用量大小排序:1、2、3、4(数字越大,使用的次数和量越少)。
2.1 具体的防控措施
一旦出现需要救灾的情况,按照以下情况进行药剂使用:第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药剂4;在第一次使用后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使用第二次,单独使用内吸性药剂3;在第二次使用后的第三天或第四天使用第三次,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内吸性药剂2。之后,救灾性措施结束,进入正常防治程序。
2 适宜地区
所有葡萄霜霉病流行区域。
3 注意事项
(1)内吸性药剂的使用浓度和剂量,在救灾时使用登记剂量的最大剂量。本资料中的药剂,是指单剂,一般不使用复配药剂。
(2)喷药质量对救灾效果有很大影响,应雾滴小、均匀周到喷洒药剂。
(3)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可以只针对发病中心及发病中心周围30米使用救灾措施。其他区域可以采取正常防控措施。
(4)本方法如果结合霜霉病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抗药性监测,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葡萄成熟期和采收期霜霉病灾害性发生时,本方法只适用于套袋栽培的葡萄;非套袋葡萄是否能在葡萄成熟期和采收期使用,需要进一步评估。葡萄其他生育期,本方法均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