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管理
2014.01
3 酿酒葡萄春季建园技术简介
(西北农林科大葡萄酒学院,张振文、惠竹梅、房玉林、刘旭)
5 葡萄园的灌溉方式
(苗木生产岗位,王军)
7 葡萄新品种优质安全省力设施栽培模式
(杭州综合试验站,吴江、魏灵珠、程建徽)
9 西北地区设施葡萄促成栽培关键技术
(西北区栽培岗,张付春、潘明启、艾尔买克、韩守安)
10 辽宁地区葡萄绿枝嫁接技术
(寒区品种选育岗位,郭修武团队)
12 “贵妃玫瑰”塑料大棚栽培管理操作规程
(济南综合试验站,王咏梅、吴新颖、宫磊、张久慧、杨立英)
13 昌黎葡萄简易大棚“五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
(育种研究室,李敏敏、郭紫娟、赵胜建)
15 张家口市酿酒葡萄架形改造技术要点
(张家口综合试验站,李克文)
16 胚挽救葡萄幼苗移栽温室的关键技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跃进、张剑侠)
17 法国优质酿造葡萄“贵人香”引育报告
(公主岭综合试验站,温景辉、申海林、邹利人、陈蕾等)
18 江苏地区葡萄春季管理技术
(南京综合试验站,王西成、吴伟民)
19 一年生硬枝嫁接苗冬季修剪与越冬埋土防寒栽培技术
(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王振平、单守明)
20 温室葡萄单芽硬枝扦插育苗新方法
(兰州综合试验站,杨瑞、郝燕、张坤、王玉安)
21 新疆高纬度区域设施葡萄促成栽培关键技术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员葡萄研究所,刘静、容新民)
21 设施葡萄产期调控关键技术
(福州综合试验站,雷 、刘鑫铭、蔡盛华、陈婷、陆修闽)
22 贺兰山东麓风沙土红地球葡萄套袋技术
(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陈卫平、牛瑞敏、许泽华、靳韦)
23 广西一年两收葡萄钙素营养调控技术
(分子育种岗位,黄羽、卢江)
24 四川地区早春季节葡萄园管理工作要点
(成都试验站,刘晓)
25 山葡萄建园的技术要点
(左家综合试验站,艾军、宋润刚、李晓红、刘迎雪、杨义明、沈育杰)
26 葡萄春季栽植要注意“假活”现象
(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刘三军、宋银花、章鹏、陈锦永、周增强)
2014.02
3 宁夏酿酒葡萄规范化栽培技术
(栽培生理与调控岗位,王振平、单守明、代红军)
8 设施葡萄温湿度的环境调控标准和调控技术
(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王志强、魏长存)
10 葡萄单芽育苗
(豫东综合试验站,吕中伟、李道德、王 鹏)
11 夏黑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豫东试验站,王鹏团队)
13 葡萄营养钵育苗技术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陈展、孙聪伟、杨丽丽、魏建国、宣立锋、褚凤杰 )
14 2014年烟台地区欧美种葡萄坐果率低的原因分析
(胶东综合试验站 ,唐美玲)
16 美人指葡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福州综合试验站,雷 、刘鑫铭、陈婷、蔡盛华、陆修闽)
17 红宝石无核葡萄栽培技术
(华中西南区栽培岗位,杨国顺)
19 着色香葡萄夏季管理技术
(公主岭试验站,温景辉、申海林、邹利人 、陈蕾等)
20 张家口地区葡萄园夏季管理技术
(张家口综合试验站,李克文、王秀荣、吕丽霞)
21 设施葡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调控技术
(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王志强、魏长存)
23 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
(无核品种选育岗位,王跃进)
24 云南葡萄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元谋综合试验站团队)
25 葡萄雹灾后的树体恢复管理技术
(熊岳综合试验站)
26 如何削弱葡萄树体的生长势
(苗木生产岗位,王军)
27 湖北葡萄设施栽培技术
(武汉综合试验站,龚林忠、王会良、刘勇)
28 提高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豫东综合试验站,王鹏、吕中伟、张晓峰)
2014.03
3 简易避雨栽培技术在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酿酒葡萄栽培岗位,张振文、宁鹏飞、贺艳楠)
6 “瑞都香玉”在合肥的区试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合肥综合试验站,陆丽娟、周军永、孙其宝、俞飞飞、刘茂)
7 葡萄绿枝嫁接成活后的管理
(苗木生产岗位,王军)
8 葡萄大棚促成优质栽培技术
(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刘三军、周增强、陈锦永、宋银花、章鹏)
9 张家口市设施葡萄促早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张家口综合试验站,李克文、王伟军、王秀荣 )
11 葡萄硬枝嫁接双温调控育苗技术
(育种研究室岗位,袁军伟、刘长江、郭紫娟、赵胜建)
12 葡萄“宜稀不宜稠”
(豫东综合试验站,李道德、吕中伟、王鹏)
14 富硒葡萄生产技术
(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王志强、魏长存)
15 无核葡萄杂交胚挽救技术
(无核品种选育岗位,王跃进)
16 北方葡萄秋冬季管理技术
(西北区栽培岗位,潘明启、伍新宇)
17 福安刺葡萄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福州综合试验站,雷 、陈婷、刘鑫铭、蔡盛华、陆修闽)
18 葡萄品种快速更新——高接换种技术
(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刘三军、 刘宏丰、郭向民、周增强、陈锦永、宋银花、章鹏)
19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及其对葡萄霜霉病发生的影响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魏建国、杨丽丽、陈展、宣立锋、牛帅科)
20 华中西南区葡萄园的秋季管理
(华中西南区岗位,杨国顺)
20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越冬抽干原因分析与树体管理
(栽培生理与调控岗位,王振平、单守明、代红军)
21 云南葡萄绿色枝条压条育苗技术要点
(元谋综合试验站,张武)
22 提高葡萄温棚促早栽培果实品质的措施
(豫东综合试验站,吕中伟、王鹏)
23 适于埋土防寒区机械作业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
(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王志强、魏长存、郑晓翠)
23 甘肃天水山地巨峰葡萄花果管理关键技术
(兰州综合试验站,王玉安、郝燕、杨瑞、张坤)
24 寒区葡萄苗木的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寒区品种选育岗位,李成祥、郭修武、李坤、郭印山)
25 吉林省露地葡萄冬季埋土防寒技术
(公主岭综合试验站,温景辉、申海林、邹利人、陈蕾等)
26 葡萄园果实采收后管理要点
(分子育种岗位,张雅丽、卢江)
2014.04
3 新郁葡萄配套栽培技术
(南疆葡萄综合试验站)
5 葡萄园有机营养液的应用
(分子育种岗位,张文、卢江)
6 大庆地区设施化栽培品种更新与重茬建园关键技术
(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胡禧熙)
7 葡萄袋控缓释肥技术
(无核品种选育岗位,王跃进、张剑侠、徐炎、张朝红)
8 元谋夏黑葡萄冬季修剪管理技术
(元谋综合试验站,杨顺林团队)
9 葡萄叶片提前衰老及预防补救措施
(成都综合试验站,刘晓、陈建)
10 葡萄防裂果技术
(杭州综合试验站 )
11 促进南方葡萄着色技术
(杭州综合试验站,吴江)
12 葡萄树体覆盖棉被越冬防寒技术
(哈尔滨综合试验站,鲁会玲、肖丽珍、覃杨)
13 “无核翠宝”葡萄优质栽培技术
(育种研究室加工品种选育岗位,唐晓萍、董志刚、李晓梅、谭伟)
15 不同果袋套袋对葡萄果穗生物性状的影响
(张家口综合试验站,张树文、崔绍录、王秀荣、李克文)
16 着色香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公主岭综合试验站,温景辉、申海林、邹利人、陈蕾等)
18 葡萄嫁接苗起苗后的修整和沙藏
(苗木生产岗位,王军、何非)
技术试验
2014.01
27 低温放热法研究葡萄资源根系抗寒性
(抗逆栽培岗位,高振、翟衡、杜远鹏)
29 设施葡萄的光环境特点和调控技术
(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王海波、刘凤之、王孝娣、史祥宾、王宝亮、郑晓翠、王志强、魏长存)
31 “早黑宝”结果习性与修剪反应调查分析
(太谷试验站, 马小河团队)
32 环剥对夏黑果实品质的影响
(豫东综合试验站,吕中伟、王鹏、张晓峰)
33 奇宝和赤霉素对夏黑葡萄花序长度、果实品质的影响
(葡萄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龚林忠、刘勇、王会良、诸小敏)
34 江淮地区避雨栽培对葡萄病害发生的影响
(合肥综合试验站,周军永、陆丽娟、孙其宝、俞飞飞、陈晓东、刘茂)
36 干旱胁迫对葡萄叶片5个生化指标的影响
(旱区品种选育岗位,王勇、骆强伟、李玉玲)
39 花穗修剪对“宝满”品质的影响
(华东华南栽培岗位,张雷、陶建敏)
40 葡萄喷施氨基酸系列叶面肥试验
(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肖丽珍、鲁会玲、覃杨)
42 老叶摘除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胶东试验站)
44 葡萄新品种“申丰”果实发育的观察
(上海综合试验站,奚晓军,蒋爱丽,程杰山,田益华)
45 克瑞森无核葡萄夏季遮阳试验初探
(南疆综合试验站,李超、陈光、白世践、赵荣华、蔡军社)
2014.02
29 四种夏黑葡萄花穗整形方法的比较研究
(华东华南栽培岗位,贾玥、陶建敏)
33 酿造干红山葡萄酒新品种雪兰红区域试验
(左家综合试验站,宋润刚、刘迎雪、艾军、李晓红、杨义明、沈育杰)
36 无核化处理对巨峰葡萄冬果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南宁综合试验站,周咏梅、林玲、黄羽、韦荣福、张瑛)
39 2013-2014年陕西渭北地区葡萄越冬状况分析
(酿酒葡萄栽培岗位,李小龙、卜 潇、张振文)
41 几个美国葡萄品种在南宁地区的栽培性状观察
(南宁试验站,林玲、张瑛、白先进、曹雄军、时晓芳)
44 京秀×香妃后代群体萜烯类物质的遗传规律初步分析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孙磊、闫爱玲、张国军、徐海英)
47 不同盐碱类型对红地球、贝达的胁迫差异
(抗逆栽培岗位,翟衡、杜远鹏)
49 避雨栽培对葡萄霜霉病及炭疽病的影响
(北京综合试验站,张国军、任建成、王晓玥、戚元勇、彭义杰)
51 一系列四倍体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及其倍性结构鉴定
( 育种研究室加工品种选育岗位,唐晓萍、董志刚、李晓梅、谭伟)
53 干旱荒漠区设施葡萄延迟栽培灌溉制度研究
(兰州葡萄综合试验站,张坤、郝燕、王玉安、杨瑞)
55 葡萄资源抗连作能力评价与筛选研究
(寒区品种选育岗位,郭修武、李坤、郭印山、王博、许世杰)
57 奥迪亚无核葡萄幼胚发育动态与胚培养
(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肖丽珍、鲁会玲、覃杨)
58 不同提取液对葡萄组培苗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旱区品种选育岗位,李玉玲、王勇、骆强伟)
60 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胚挽救后代的倍性鉴定
(寒区品种选育岗位,郭修武、陈文玲、郭印山)
61 生物农药对太谷酿酒葡萄虫害的防控效果
(太谷综合试验站,马小河、付学池、周续凌、王敏)
62 上海地区主要设施葡萄品种的需冷量测定
(上海综合试验站,奚晓军、蒋爱丽、田益华)
64 酿酒葡萄成熟度的感官评价技术
(育种研究室,韩斌、赵胜建、郭紫娟)
2014.03
27 5种拟合方法对CPPU处理后阳光玫瑰葡萄果实邻近叶片光响应曲线适用性比较
(华东华南栽培岗位,辛守鹏、刘帅、 陶建敏)
31 北京地区葡萄园绿盲蝽成虫年变化动态分析
(北京综合试验站,张国军、王晓玥、任建成、戚元勇、林秀敏、彭义杰)
34 赤霞珠和梅露辄不同营养系果实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
(加工品种选育岗位,唐晓萍团队)
37 GA3膨大处理对‘美人指’葡萄二造果品质的影响
(南宁综合试验站,宋雅琴、陈爱军、罗世杏、何建军、韦励业)(石家庄综合试验站,陈展)
39 葡萄园自然生草效应
(抗逆栽培岗位,刘光春、翟衡、杜远鹏)
41 山葡萄新品种“雪兰红”硬枝嫁接抗寒砧木筛选试验
(左家综合试验站,宋润刚、刘迎雪、艾军、李晓红、杨义明、沈育杰)
43 烟台地区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病状况及田间防效试验
(胶东综合试验站,唐美玲)
44 有核品种单性结实能力评价
(鲜食品种选育岗位,闫爱玲、孙磊、徐海英)
45 不同处理对夏黑葡萄的影响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陈展、杨丽丽、孙聪伟、褚凤杰)
46 “夏黑”葡萄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试验总结
(上海综合试验站,蒋爱丽、奚晓军、田益华、龚小华)
48 新疆北疆地区弗雷无核葡萄果实处理技术
(北疆综合试验站,王富霞、容新民)
49 无核白葡萄开花的积温需求量初探
(南疆综合试验站,李超)
51 秋红宝葡萄棉被覆盖越冬试验
(太谷综合试验站,马小河团队)
2014.04
19 瑞都香玉等葡萄品种在江苏地区的引种表现
(南京综合试验站,吴伟民、王西成、王壮伟、赵密珍 )
23 山葡萄新品种“雪兰红”硬枝扦插生根剂筛选试验
(左家综合试验站,宋润刚、刘迎雪、艾军、李晓红、杨义明、沈育杰)
25 无核葡萄‘火焰无核’的染色体加倍
(鲜食品种选育岗位,孙磊、闫爱玲、徐海英)
27 天津武清地区绿盲蝽越冬卵的调查
(虫害防控岗位,张振、曹梦佳、黄健全、王心丽、王琦)
29 夏黑葡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
(太谷综合试验站,王敏、任瑞、赵旗峰、马小河)
31 不同架式对紫香无核葡萄用工量、生长发育、相关品质的影响
(北疆综合试验站,文旭)
35 夏黑无核葡萄肥料效应研究
(华中西南区栽培岗位,周敏、白描、杨国顺)
38 不同土壤水分调控对夏黑葡萄生长的影响
(合肥综合试验站,周军永、陆丽娟、孙其宝、俞飞飞、刘茂)
41 不同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菌后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
(南宁综合试验站,林玲、白先进、张瑛、周咏梅、韦荣福)
45 直立独龙蔓不同结果部位果实品质的差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张振文、胡帆)
48 鲜食葡萄品种主要萜类化合物含量分析
(栽培研究室华北区栽培岗位,田淑芬团队)
50 几种葡萄砧木及其赤霞珠嫁接组合磷效率比较
(栽培研究室抗逆栽培岗位,马振强,翟衡,杜远鹏)
52 内比奥罗果实在成熟中后期的糖酸含量变化
(北京综合试验站,王晓玥、任建成、戚元勇、彭义杰、张国军)
54 葡萄设施栽培的架式比较试验总结
(上海综合试验站,田益华、奚晓军、龚少华、蒋爱丽)
55 喷施生物有机肥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栽培研究室华北区栽培岗位,田淑芬团队)
56 2013年8个区试品种在烟台地区的引种表现
(胶东综合试验站,唐美玲)
病虫害防治
2014.01
46 葡萄病毒病指示植物鉴定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国家落叶果树脱毒中心,董雅凤、张尊平、范旭东、任芳、胡国君)
47 石河子地区弗雷无核霜霉病田间监测调查
(北疆综合试验站,边凤霞、容新民)
48 蓟马在葡萄上的风险性及其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王忠跃)
49 鲜食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调查分析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闫爱玲、孙磊、张国军、徐海英)
2014.02
66 葡萄气灼病(缩果病)问题再议
(成都试验站,陈建、刘晓)
67 红腹长蠹Bochichus
cupucius (Linnaeus)对葡萄为害的初步调查
(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张怡、王国珍)
69 葡萄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病害防控岗位,李兴红)
70 葡萄果实套袋后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
(南京综合试验站,钱亚明)
71 葡萄短须螨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治岗位,王忠跃)
72 新疆葡萄气灼病的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
(新疆农业科学院,伍新宇、潘明启、郝敬 、张付春)
73 葡萄煤污病及其防治
(病毒病防控,张尊平、董雅凤、范旭东、任芳、胡国君)
74 哈密葡萄春季冻害、风害及补救措施
(南疆综合试验站,赵荣华、蔡军社、陈光)
75 葡萄生理裂果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孙聪伟、陈展、杨丽丽、魏建国、宣立锋、褚凤杰)
76 葡萄果实套袋后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技术
(南京综合试验站,钱亚明)
2014.03
52 甘肃省设施延迟栽培红地球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王忠跃)
54 葡萄根癌病及其防治
(病毒病防控岗位,董雅凤、张尊平、范旭东、胡国君、任芳)
56 葡萄穗梗枯死现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成都综合试验站,刘晓、陈建)
57 葡萄采收后病虫害防治
(豫东综合试验站,吕中伟、董丹丹、王鹏)
58 黑蚂蚁的对葡萄果穗的危害及防治
(虫害防控岗位,付学池、王琦)
59 18个葡萄品种感霜霉病试验调查
(豫东综合试验站,吕中伟、传杰、王鹏 )
2014.04
57 南方地区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王忠跃)
64 几种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病害防控岗位,李兴红)
66 葡萄病虫害预测预报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
(虫害防控岗位,高灵旺、梁燕燕、王琦)
67 葡萄斑叶蝉种群消长动态及其防治
(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张怡、王国珍)
69 有机葡萄园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病害防控岗位,李兴红)
70 日灼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元谋综合试验站)
品种与选育
2014.01
50 早熟葡萄新品种——郑艳无核
(种质资源岗位,刘崇怀、崔东阳、姜建福)
51 葡萄新品种——岳红无核的选育
(熊岳综合试验站,赵文东团队)
52 6个台湾选育的葡萄新品种
(种质资源岗位,刘崇怀、崔东阳、姜建福)
20140.2
77 早熟鲜食葡萄新品种——郑美
(种质资源岗位,刘崇怀)
78 香妃在天津地区的引种初报
(栽培研究室华北区栽培岗位,田淑芬团队)
79 2013年国内审定的主要葡萄新品种
(种质资源岗位,刘崇怀、崔东阳、姜建福)
80 沈农金皇后在济南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措施
(济南综合试验站,陈迎春、吴新颖、宫磊、王咏梅、杨立英)
80 2013年美国新育成的三个鲜食葡萄新品种
(育种研究室,韩斌、郭紫娟、赵胜建)
81 美国本土及欧美杂交酿酒葡萄品种介绍(五)
(分子育种岗位,张雅丽、卢江)
82 沈农金皇后在天津地区的引种初报
(天津综合试验站,李凯、黄建全、王丹、李树海)
83 “爱神玫瑰”在合肥地区区试表现
(合肥综合试验站,周军永、陆丽娟、孙其宝、俞飞飞、刘茂)
2014.03
60 花后GA3对无核葡萄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南京综合试验站,王庆莲、王西成、王壮伟、吴伟民)
62 中晚熟鲜食葡萄新品系“新雅”
(旱区品种选育岗位,骆强伟、孙锋、李玉玲、伍国红、王勇)
63 申丰葡萄在武汉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武汉综合试验站,龚林忠、王会良、刘勇、许淼)
65 辽宁省鲜食葡萄育种及育成品种
(熊岳综合试验站,马丽)
66 优质、大粒、抗病葡萄新品种‘宝光’和‘峰光’简介
(育种研究室,赵胜建、郭紫娟、刘长江、袁军伟)
68 中早熟鲜食葡萄新品种——沈农脆丰
(寒区品种选育岗位,郭修武团队)
69 早康宝在济南地区的引种初报
(济南综合试验站,宫磊、吴新颖、王咏梅、陈迎春、杨立英)
70 金手指在天津地区的栽培表现及栽培要点
(栽培研究室华北区栽培岗位,田淑芬团队)
71 巨玫瑰葡萄在天津地区的栽培表现及栽培要点
(天津综合试验站,黄建全、李凯、王丹、李树海)
72 智利葡萄资源与育种简介
(种质资源岗位,姜建福、刘崇怀、崔东阳)
2014.04
71 阳光玫瑰在河南郑州地区的引种表现
(豫东综合试验站,吕中伟 王 鹏 张晓锋)
72 中晚熟鲜食无核葡萄新品系“火州紫玉”
(旱区品种选育岗位,骆强伟、孙锋、李玉玲、伍国红、王勇)
73 赤霞珠的营养系及其特点
(加工研究室酿酒微生物岗位 )
74 优质、大粒、晚熟葡萄新品种‘晚黑宝’
(育种研究室加工品种选育岗位,唐晓萍、董志刚、李晓梅、谭伟)
76 “沈农硕丰”在济南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措施
(济南综合试验站,陈迎春、王咏梅、吴新颖、宫磊、杨立英)
77 醉金香在天津地区的引种初报
(天津综合试验站,黄建全、李凯、王丹、李树海)
贮藏与加工
2014.01
54 葡萄酒的储存
(加工研究室酿酒微生物岗位)
55 鲜食葡萄等农产品智能化运输保鲜技术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平、王世军)
2014.02
85 秋冬鲜贮葡萄经营风险与经济效益的保障措施
(贮运保鲜岗位,张平,任朝晖)
2014.03
73 牛奶葡萄气固双效贮藏保鲜技术
(贮藏保鲜岗位,张平、朱志强、任朝晖)
75 氨基甲酸乙酯与酵母营养剂
(加工研究室酿酒微生物岗位)
76 葡萄酒的沉淀
(加工研究室酿酒微生物岗位,焦健、刘延琳)
2014.04
78 再论鲜食葡萄贮藏保鲜温度的精准管理
(贮运保鲜岗位,张平、任朝晖、朱志强)
市场 营销
2014.01
557 北京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葡萄价格监测分析
(北京综合试验站,张国军、王晓玥、戚元勇、彭义杰、任建成)
综述
2014.03
78 葡萄的常用栽培设施
(栽培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王世平)
81 再谈黄河中下游地区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刘三军、周增强、陈锦永、宋银花、章鹏)
83 葡萄成熟前如何确保产品安全
(杭州综合试验站,吴江)
84 宁夏葡萄园天敌昆虫种类调查
(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张怡、王国珍)
85 葡萄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李兴红、刘梅)
2014.04
79 葡萄四种常见果实皱缩特征症状的鉴别
(华中西南区栽培岗位,杨国顺)
82 我国葡萄品种权保护现状与分析
(种质资源岗位,刘崇怀、崔东阳、姜建福)
85 经病原检测的葡萄品种和砧木繁殖材料
(病毒病防控岗位,董雅凤、胡国君、张尊平、范旭东、任芳)
88 新疆葡萄干生产现状及展望
(西北区栽培岗,潘明启、伍新宇、谢辉、张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