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运保鲜岗位
张平 任朝晖 朱志强
目前,我国用于鲜食葡萄贮藏保鲜所建造的冷库总容量已达80万吨左右,其中主要发挥二个功能:一是运输前的打冷和短期周转贮藏,二是长期贮藏。现长期贮藏的鲜食葡萄每年已达40—50万吨左右。长期贮藏的葡萄一般要求贮藏期长达3-5个月,以满足元旦、春节甚至更长时间的市场供应。葡萄是较易腐的果品,要想使其进行成功的长期贮藏保鲜,温度的精准管理意义重大,这涉及库温和果温的双重管理。
1 库温和果温管理的关系
温度的管理涉及库温管理和果温管理,库温管理是果温管理的基础,只有库温管理好果温才有希望管理好,但库温管理好并不等于果温就能管理好,因果温管理还有许多注意的特殊条件,只有库温管理条件和果温管理条件都达到科学合理,果温才能达到贮藏保鲜的要求,葡萄才能贮藏得更好。
2 库温管理
库温管理包括:冷库的建造、冷库检修、控温仪温度校对、贮温设定、提前降温、贮温监测、蒸发器除霜、停电与发电机的配备、电力和制冷机故障的及时排除、加热防冻等措施和选择责任心强的冷库管理人员。要把冷库建造好,包括隔热层、制冷机组、自控系统和冷库门;在葡萄入贮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要对冷库、制冷机组和电力进行检修;保温杯内放入冰水混合物(为0℃),把精度为0.1℃的气象水银温度计和制冷传感器放入杯内,进行控温仪温度校对,应为0℃;对控温仪的温度进行精准设定(控温仪的精度要求为0.1℃)设定值为0℃--1.5℃;葡萄入贮前,要提前1-2天把冷库的温度降到设定的温度(0℃--1.5℃);可用气象水银温度计在库内进行贮温实时监测,也可用数字温度巡检仪(电脑表)或红外电子眼监视器气象温度计有线远程传输监测,还可用冷库温度无线远程传输监测与安全报警技术(具有短信、电话、声光、语音报警功能),最好进行温度多点监测;要注意每次除霜时间和各次除霜时间的间隔设定并配以手动除霜,贮藏初期要加强除霜工作,延长每次除霜时间,缩短各次除霜时间间隔,中后期要缩短每次除霜时间,延长各次除霜时间间隔;在停电多发和停电时间较长的地区要配备发电机组;在出现电力和制冷机组故障时应及时排除,尽快恢复电力和制冷;在寒冬时注意冷库的保温和加热升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科学利用电热除霜设备,适当加热库温以防葡萄受冻;最终要选择懂技术且责任心强的冷库管理人员。
3 果温管理
果温管理包括:采收时间、库外预贮、及时入贮、每库一天的入贮量、产品预冷、库的专一预冷与无缝化冷藏顺序转库、不同包装的温度管理、码垛间隔与通风、靠近蒸发器的防冻管理和箱温及果温的监测、防止单库超量装载。葡萄采收要选择一天露水干后的冷凉时间采收;当采收量较大,库容较小,夜温较低时,可在库外过夜预贮,在清晨装入贮藏库;外温较高时,一般要求至多在采收后6小时之内装入冷库,进入预冷过程;每次入库量应为该库容的15%左右,特别在外温和果温高时应严格遵守;要进行开袋敞口预冷,根据不同品种、果粒大小、果梗粗度、外温和果温、降雨程度,库的装量和码垛,外包装种类,一般要求预冷12-48小时后扎袋,扎袋时果温要求降到1℃及以下;在多库入贮时,最好在各冷库连接的墙壁开门,便于库的专一预冷与无缝化冷藏顺序转库;由于木板箱、纸箱、塑料箱和泡沫箱的材质、大小和开孔不同,造成降温速度不同,在预冷时间和码垛间隔等温度管理给予区别对待;码小花垛,注意箱与箱之间、垛与垛之间、垛与地面和墙体之间的通风,要留有主通风道和地面放置垫板,合理码垛尽可能维持库内各个部位温度均匀一致;在靠近蒸发器果垛上放置塑料布或纸板做保护,防止葡萄受冻;设置气温和果肉专用温度计,经常对箱温和果温进行监测;每库装量为库容的70%,防止单库超量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