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209728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南方地区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防控技术 [2015/1/5 11:42:29] 来源: 作者:Admin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

王忠跃

 

  葡萄及葡萄相关产业近十几年在我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南方葡萄发展独树一帜,扩张速度相当惊人;其中,避雨栽培形式由于对葡萄优质生产的促进作用及对葡萄重要病害的控制效果,成为了南方区域种植和葡萄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了我国葡萄的优质生产和栽培区域的扩大,并且使许多葡萄品种适宜栽培或适合栽培区域扩大。

 

  避雨栽培是葡萄设施栽培的另一种形式,以避雨为目的将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的一种方法,它是介于无加温温室栽培和陆地栽培之间的一种类型。避雨栽培是葡萄设施栽培的一种简易形式,最初由日本西部的康拜尔等短梢修剪拱棚式栽培发展而来,具有减轻病害、提高坐果、减少裂果、提高果实商品性等优点,但也存在早期低温伤害等缺点。在中国南方多湿生态条件下,陆地葡萄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欧亚种葡萄常被限制在600mm雨量以北地区栽培。这种严峻形势的情况下,避雨栽培的出现可显著减轻病害侵袭,提高果品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日见成效,葡萄的避雨栽培技术,带动了整个南方多雨地区葡萄栽培。然而避雨模式的发展是人为的改变了生态条件;生态环境的改变,带来了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的变化,使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等重要的葡萄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但葡萄病虫害危害种类也同时发生了变化,白粉病、灰霉病、酸腐病、叶蝉和红蜘蛛类害虫等危害加重,成为主要病虫害。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下做好葡萄产业的病虫害防控及治理,成为我国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葡萄病虫害研究中心自2000年就开始注意这种变化,并在各地葡萄种植企业、种植大户、葡萄协会和合作社等的协助下,对避雨条件下葡萄病虫害危害种类的变化和发生规律的改变进行了连续监测;2008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后,病虫害防控研究室也把南方地区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监测及防控工作作为重点之一,对危害种类变化、发生规律变化、防控技术等进行了监测、归纳和试验。根据十余年的监测、试验、经验和技术成果进行梳理和集成,形成了南方地区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防控技术。

 

  1 避雨栽培下生态环境和病虫害种类变化

 

  1.1 避雨栽培对生态条件的影响

 

  避雨栽培通过覆盖天棚,改变小环境,是人为改变了葡萄生长的生态条件,使其适合葡萄生长,为我国南方设施栽培优质葡萄的重要形式。具有以下特点:⑴不受雨淋,可以减少或避免与雨水有关的病虫害;⑵叶幕局部气温略高,有利开花坐果,但不能明显促进早成熟;⑶局部干旱,有利于浆果品质控制、有利于防止裂果等与水分有关的生理性病害;⑷光照条件弱化,需要调整与光照有关的生理、生化、生长与繁殖等技术,满足葡萄的正常需要;⑸田间湿度略有增加。

 

  所以,这种生态条件的变化,带来栽培特点变化:⑴品种选择范围扩大。对于抗病性差、品质优良的品种,因露地栽培病害严重不能栽培,可以在避雨条件下栽培;⑵由于对雨水的控制,使浆果品质提高;⑶由于光照弱化,生育期稍有延长,延后采收;⑷需要有特殊的栽培措施。与露地栽培有差异,比如产量控制、增施钾肥与叶面肥、果实套袋、控制成熟期间的土壤水分、覆膜和揭膜时间控制等[5]

 

  1.2 避雨栽培病虫害种类变化

 

  避雨栽培可以通过控制雨水,防控与雨水或水分有关的病虫害。避雨条件下虽然没有雨淋,但湿度依然很大,有些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蚧壳虫等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但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则基本停止发病。通过多年的调查和观测,及从当地生产者搜集的的资料,避雨栽培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有以下变化:

 

  (1) 总体上讲,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几率和风险,增加了虫害的发生几率和风险。

 

  (2) 所有与雨水或水分有关的病害发生了变化: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等基本得到控制或不发生;白腐病也会减轻;白粉病加重成为主要病害之一;叶蝉、蚧壳虫、红蜘蛛、绿盲蝽等虫害加重危害,有些虫害在露地栽培不用防治,避雨栽培则需要防治。

 

  (3) 与湿度关联程度大的病害,危害程度增加,比如灰霉病、腐生性病害(腐霉、曲霉等造成的病害)。

 

  (4) 有些病虫害发生程度变化不大,比如酸腐病、穗轴褐枯病。湿度大增加酸腐病发生的风险,但避雨对水分的控制减少裂果的风险;湿度大穗轴褐枯病依然可以侵染发病。

 

  2 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病虫害的防控

 

  2.1 避雨栽培使重要病害得到控制,减少农药使用

 

  霜霉病和炭疽病是田间使用农药频率最高的两种病害。霜霉病流行风险大,需要高频率使用农药;炭疽病传播、侵染时间长,最难防控,也需要多次使用农药;黑痘病也是南方地区葡萄上的重要病害,需要在葡萄生长的前期使用农药,也增加南方地区的农药使用次数。避雨栽培的生态条件,能够避免或基本没有这三种病害(揭膜后,霜霉病、黑痘病还有可能造成危害)。南方多雨地区露地栽培的葡萄,一般需要使用1320次农药;避雨栽培一般需要使用69次农药,可以减少农药使用50%

 

  2.2 避雨栽培病虫害危害种类

 

  避雨栽培条件下,白粉病、杂菌污染、红蜘蛛、粉蚧、远东盔蚧、叶蝉、蚜虫等危害加重;灰霉病、白粉病、酸腐病等成为重要病害;叶蝉、蚧壳虫等虫害成为必须防治的虫害;还会出现特殊病虫害:曲霉类病害、蚜虫类害虫、蓟马类害虫等。

 

  2.3 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的防控

 

  避雨栽培是控制葡萄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和工具,但避雨栽培由于环境条件致使为害葡萄的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发生变化。

 

  避雨栽培病虫害的防控,同样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实施病虫害的规范化防治;在药剂的使用上,重点是花前花后:一般是发芽后控制虫害和白粉病;花前控制灰霉和穗轴褐枯病;花后至套袋前重点使用药剂,保障葡萄果穗无病害套袋。

 

  3 南方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

 

  南方葡萄栽培中常见病害有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酸腐病等;害虫有透翅蛾等。露地葡萄的主要病害为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酸腐病,害虫有盲蝽蟓等;设施栽培后的葡萄病害大大减轻,主要发生的病害是灰霉病、白粉病、酸腐病等,有些病虫害比如溃疡病、绿盲蝽、天牛、红蜘蛛、蓟马、蚜虫、吸果夜蛾等有的年份零星发生,但不同区域发生程度有比较大的区别。

 

  3.1 南方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简图

 

  因欧亚种葡萄和巨峰系葡萄的抗性(抗虫抗病性)有差异,因此分为:南方巨峰系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规范化防控简图和南方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规范化防控简图两部分。虽然巨峰系品种之间和欧亚种品种之间有差异,有时差异巨大,但从目前两个品种类群在南方的主栽品种看,从病虫害防控角度上可以粗略分成这两个品种类群,还是能比较准确地进行防控。

 

  (1)南方巨峰系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规范化防控简图南方巨峰系葡萄避雨套袋栽培防控葡萄病虫害需要使用5次左右药剂防控措施(如下两个图示):

 

 

 

 

  (2)南方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规范化防控简图南方欧亚种葡萄防控葡萄病虫害需要使用8次左右药剂防控措施(如下两个图示):

 

 

 

  3.2 南方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防控使用药剂建议

 

  Ⅰ 葡萄园常用保护性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一般杀菌谱广,是葡萄园普遍使用和通常使用的药剂,包括:

 

  (1) 无 机 杀 菌 剂(硫制剂):石硫合剂、硫悬浮剂等;

 

  (2) 含 铜 杀 菌 剂(铜制剂):比如波尔多液、王铜(氧氯化铜)等;

 

  (3)有机硫杀菌剂,包括代森类:比如代森锰锌(30%万保露SC80%代森锰锌WP)、代森锌等;福美类:比如福美双(80%福美双WDG等)、福美铁等;

 

  (4)其他,包括针对葡萄园开发的杀菌剂,比如50%保倍福美双等。

 

  Ⅱ 防控霜霉病杀菌剂

 

  烯酰吗啉(比如50%金科克等)、霜脲氰(80%霜脲氰WP等)、甲霜灵和精甲霜灵(25%精甲霜灵WP等)、乙磷铝(80%疫霜灵等)等;其它:40%金乙霜、缬霉威、霜霉威、双炔酰菌胺、氟吡菌胺等。

 

  Ⅲ 防控灰霉病药剂

 

  腐霉利、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嘧霉胺、乙霉威、啶酰菌胺、氟啶胺等。

 

  Ⅳ 防控白腐病药剂

 

  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氟硅唑、戊唑醇等。

 

  Ⅴ 防控白粉病药剂

 

  腈菌唑、大黄素甲醚、乙嘧酚(12.5%易蜜粉乳油1500倍)、四氟醚唑、戊菌唑、武夷菌素、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唑醇、硫磺制剂等。

 

  Ⅵ 杀虫剂

 

  啶虫脒(5%狂刺等);联苯菊酯(比如10%联苯菊酯);苯氧威(3%苯氧威等)等;其它: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阿维菌素乳油、吡虫啉(比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辛硫磷等。

 

  3.3 南方避雨栽培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措施说明

 

  按照南方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进行说明

 

  Ⅰ 萌芽期

 

  防治适期描述:是指葡萄芽萌动,从绒球至吐绿,在80%左右的芽变为绿色(但没有展叶)时,采取措施。

 

  防控目标:杀灭、控制越冬后的病、虫,把越冬后害虫的数量、病菌的发病基数压低到很低的水平,从而降低病虫害在葡萄生长前期的威胁,而且为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

 

  南方避雨葡萄,萌芽期可以与萌芽后的措施合并;所以本时期可以不采取措施。

 

  建议性措施:扒除老皮;喷施35度石硫合剂(喷洒的药剂要细致周到)。

 

  说明:这次措施对蚧壳虫、绿盲蝽、红蜘蛛类、白粉病、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杂菌等有效。

 

  Ⅱ 展叶至开花

 

  南方避雨栽培的葡萄,在萌芽后至开花期欧亚种葡萄一般使用3次杀菌剂;巨峰系品种一般使用2次杀菌剂。通常都需要使用12次杀虫剂。缺锌的果园可以使用锌钙氨基酸300倍液23次。具体如下:

 

  (123叶期

 

  防治适期描述:是指葡萄展叶后,80%以上的嫩梢有23片叶已经展开时,采取措施。

 

  措施:喷施药剂;可以根据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药剂(即有机农业选择有机农业允许使用的药剂,绿色食品认证选择绿色食品可以使用的药剂,无公害农产品选择生态农业可以使用药剂,良好农业规范(GAP)选择良好农业技术规范允许使用的药剂。

 

  以下同)药剂使用具体建议:一般情况5%狂刺可湿性粉剂5000倍。说明:在防治蚧壳虫、绿盲蝽、毛毡病、蓟马、蚜虫、白粉病、杂菌等时,根据葡萄园病虫害种类和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药剂,比如有机农业可以使用:80%必备600800+苦参碱(或藜芦碱或烟碱或矿物油乳剂等)。可以选取的其它措施:可以使用:3%苯氧威1000倍或波尔多液+矿物油乳剂(机油乳剂或柴油乳剂)。

 

  调整:防控螨类为主,兼治绿盲蝽、蓟马、蚜虫等害虫的果园,用药调整为10%联苯菊酯3000倍液或2.0%阿维菌素3000倍液;防控蚧壳虫为主,兼治绿盲蝽、蓟马、蚜虫等害虫的果园,用药调整3%苯氧威1000倍;白粉病危害比较严重及有杂菌污染的果园,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5%狂刺可湿性粉剂5000倍。

 

  (2)花序展露期

 

  时期描述:是指葡萄第6片叶展叶前后,在葡萄园中100%的花序已经显露、花序继续生长,但95%花序呈火炬状,花序梗和花梗等没有分开时,是这次防控措施的时期。

 

  根据气候情况和葡萄园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采取措施;一般情况下,花序展露期是23叶期措施的补充。

 

  套袋巨峰系葡萄:在花序展露期可以不采取措施(防治比较好的葡萄园),也可以使用180%必备600倍。多雨年份,使用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干旱年份,若虫害发生严重时,使用一次杀虫剂。

 

  套袋欧亚种葡萄:70%赞亩施(甲基硫菌灵)1000倍。

 

  (3)花序分离期

 

  防治适期描述:是葡萄花序开始为“火炬”形态,之后花序轴之间逐渐分开、花梗之间分开、花蕾之间也分开,不紧靠在一起;90%以上的花序处于花序分离状态时,就可以采取措施。

 

  措施:喷施药剂;可以根据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药剂。

 

  套袋巨峰系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70%赞亩施1000+保倍硼3000倍。

 

  套袋欧亚种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40%保时绿(嘧霉胺)1000+保倍硼3000倍。

 

  说明:花序分离期是花前最重要的防治点,对全年的防治有决定性作用,防控重点为灰霉病。这个时期也是补硼(防止大小粒和防止落花落果)的重要时期。根据葡萄园病虫害种类和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药剂,比如有机农业或其他特殊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选择使用其生产方式可以使用的药剂,比如农抗120、武夷菌素等。

 

  调整:① 套袋巨峰系葡萄:如果病害发生比较复杂,使用:37%汇优(苯醚甲环唑)3000+70%赞亩施800倍;如果病害(白粉、灰霉、杂菌污染等)发生可能性小,可以省略这次用药。

 

  ② 套袋欧亚种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如果病害发生情况比较复杂,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40%保时绿1000+硼肥;如果花序展露期没有使用药剂,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70%赞亩施800+硼肥;如果花序展露期没有使用药剂,且病害(白粉、灰霉、杂菌污染等)发生可能性小,使用:70%赞亩施1000+硼肥。

 

  (4)开花前

 

  防治适期描述:是葡萄花的花帽被顶起,称为开花;葡萄的花序,一般中间的花蕾先开花;有1%5%的花序上有花蕾开花的,就是采取措施的时期。

 

  措施:喷施药剂;可以根据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药剂。

 

  药剂使用具体建议:套袋巨峰系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30%万保露600+50%腐霉利1000+保倍硼3000倍(+杀虫剂)。

 

  套袋欧亚种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37%汇优3000+50%腐霉利1000+保倍硼3000倍(+杀虫剂)。说明:开花前是保花最重要的时期;与花序分离期一样,此时采取的措施对防治白粉病、白腐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等都有效,但此时的防控重点是灰霉病、穗轴褐枯病;根据葡萄园病虫害种类和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药剂,比如有机农业或其他特殊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选择使用其生产方式波尔多液、农抗120、武夷菌素等。

 

  可以选取的其它措施:50%保倍福美双1500+50%腐霉利1000+保倍硼3000倍(+杀虫剂)。

 

  ①避雨加促成栽培的巨峰系葡萄,在展叶后至开花前遇到连续低温阴雨、棚内湿度大,在展叶后至开花前可以选择以下4次措施:2-3叶期:30%万保露800+5%狂刺5000倍花序展露期:37%汇优3000倍花序分离期,50%保倍福美双1500+70%赞亩施800+21%保倍硼3000倍开花前: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液+50%腐霉利1000倍液+21%保倍硼3000

 

  ②避雨加促成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在展叶后至开花前遇到连续低温阴雨、棚内湿度大,在展叶后至开花前可以选择以下4次措施:23叶期:30%万保露800+5%狂刺5000倍花序展露期:50%保倍福美双1500+40%保时绿800倍花序分离期,50%保倍福美双1500+70%赞亩施800+21%保倍硼3000倍开花前: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液+50%腐霉利1000倍液(+杀虫剂)。

 

  Ⅲ 谢花后至套袋

 

  (1)谢花后第一次措施

 

  防治适期描述:是葡萄花帽从柱头上脱落,称为落花;葡萄80%的花序落花结束,其余20%的花序部分花帽脱落(其余正在开花),之后的13d,就是采取措施的时期。

 

  措施:喷施药剂;可以根据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药剂。

 

  套袋巨峰系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50%保倍福美双1500倍。

 

  套袋欧亚种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50%保倍福美双1500+70%赞亩施(甲基硫菌灵)800倍。

 

  说明:落花后是全年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必须考虑所有重要的病虫害;谢花后是灰霉病、白粉病、杂菌等的重要防治时期,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药剂;可以根据农业生产方式进行选择,比如有机农业或其他特殊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选择波尔多液、农抗120、武夷菌素、亚磷酸等。

 

  (2)谢花后第二次措施

 

  防治适期描述:谢花后的15d左右,是果实膨大的始期;一般情况下,坐果已经结束,果穗形状已基本定型;距离上次农药的使用有大概12d左右,就是这次采取措施的时期。

 

  措施:喷施药剂。可以根据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药剂。

 

  药剂使用具体建议:一般情况下,巨峰系葡萄和欧亚种葡萄,都可以使用:30%万保露600+40%氟硅唑8000+保倍钙1000倍(+杀虫剂)。

 

  说明:落花后的第二次农药,与第一次相辅相成,主要防治白粉病、杂菌等病害,也是蚧壳虫、斑衣蜡蝉、透翅蛾等害虫的防治时期,根据虫害发生情况(种类和严重程度)确定是否再加入防治虫害的药剂。药剂的种类可以根据农业生产方式进行选择,比如有机农业或其他特殊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选择波尔多液、农抗120、武夷菌素、亚磷酸等。

 

  调整:①套袋巨峰系葡萄:可以使用70%赞亩施800+钙肥,如果病害(白粉、灰霉、杂菌污染等)发生压力小,可以省略这次用药。

 

  ②套袋欧亚种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可以使用:40%氟硅唑8000+钙肥,如果病害(白粉、白腐、杂菌污染等)发生压力小,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钙肥。

 

  (3)套袋前果穗处理

 

  防治适期描述:谢花后的25d左右,也是果实第一次迅速膨大的时期;首先进行果穗整形,然后立即(20h内)进行药剂处理;处理果穗后,一般在13d套袋。

 

  措施:果穗药剂处理。药剂使用具体建议:25%保倍1500+37%汇优3000+22%抑霉唑1500倍说明:套袋前果穗处理,是防控套袋后果实腐烂相关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在果穗整形后、套袋前进行果穗处理;根据天气和套袋时间,在谢花后至套袋前使用12次药剂,附加果穗整形后果穗处理。

 

  Ⅳ 套袋后至摘袋前

 

  南方避雨栽培的套袋葡萄,从果实套袋后至摘袋前,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和病虫害发生的压力使用14次药剂(巨峰系葡萄12次;欧亚种葡萄24次;最为重要的、必须采取防控措施的防治点是套袋后、转色始期和摘袋前;其他时期,一般情况下不使用药剂。对于连续几年防控效果好的果园,在天气条件好时,巨峰系葡萄套袋后使用01次药剂,欧亚种葡萄套袋后可以使用12次药剂。)

 

  (1)套袋后

 

  防治适期描述:果穗整形、果实处理、套袋等田间作业完成后,就是这一时期;因套袋前,田间操作比较多、伤口比较多,套袋结束后建议使用一次杀菌剂或者套袋完成后一起用药。

药剂使用具体建议:一般情况下,如果使用,可以选择保护性杀菌剂。

 

  (2)转色期

 

  防治适期描述:葡萄的果实开始上色,从绿色变为粉红色;开始只是个别果粒,之后整个果穗开始变色;再之后颜色会逐渐加深。有510%果粒开始上色的时间,为此次防治时期措施:喷施药剂,杀菌剂+杀虫剂。

 

  药剂使用具体建议:80%必备600+10%联苯菊酯3000倍。

 

  说明:重点防控酸腐病,兼治白粉病。没有酸腐病的葡萄园,可以省略这次药剂。

 

  (3)摘袋前

 

  防治适期描述:根据果实成熟程度、天气或市场需求,选择摘袋时间;摘袋前必须使用一次药剂,以保证成熟、采摘期间的安全。

 

  药剂使用具体建议: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或25%保倍悬浮剂1000倍或波尔多液(1:1:200)等。

 

  说明:葡萄在果袋内果实上色比较慢,为增加上色,一般采用摘袋措施,摘袋后7d左右,果实成熟度、果实颜色等都可以达到成熟水平,进行采收;也可以根据天气或市场需求,适当延迟摘袋,摘袋时果实已经成熟,摘袋后果实很快上色,达到紫色水平,而后进行采收。因摘袋后不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并且摘袋后到采收完成,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从而要求摘袋前必须使用一次药剂,减少病虫害的危害机率,保证成熟、采摘期间的安全。

 

  注:①套袋巨峰系葡萄:如果病害(白粉、杂菌污染等)发生的可能性小时,可以省略这次用药;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1次波尔多液等保护性杀菌剂。

 

  ②套袋欧亚种葡萄药剂使用具体建议:可以使用: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或25%保倍悬浮剂1000倍或波尔多液(1:1:200)等;如果病害(白粉、灰霉、杂菌污染等)发生可能性大,使用:37%汇优3000+50%腐霉利1000倍。

 

  Ⅴ 采收期

 

  套袋葡萄采收前15d不使用内吸性药剂(不套袋葡萄,采收前15d不使用任何药剂);采收前5d或摘袋后,不使用药剂和其他病虫害防控措施;出现特殊情况,按照采收期的救灾措施执行。

 

  Ⅵ 采收后

 

  一般使用13次药(采收后,立即使用1次药剂,之后根据情况使用药剂)

 

  (1)采摘后与揭膜

 

  由于薄膜容易老化,在使用一个季节后透光率往往显著下降,有些甚至可降至50%。因此,在实践中采收之后应尽快揭去薄膜,改善葡萄的光照。但揭膜之后葡萄处于露天中,雨水多时,病害可能危害或危害加重。

 

  ①对巨峰等欧美杂交品种。因为其抗性较强,可以在采收后马上揭膜,但最好是在施药后揭膜或是揭膜后立即使用一次药剂;在揭膜后需要喷24次药剂。如果不揭膜,使用12次药剂(1次波尔多液,采收后立即使用;1次石硫合剂,在落叶期使用)。

 

  ②欧亚种葡萄(早熟品种):可以在落叶前3040d揭膜,一般使用35次药剂,如下:采收后:使用150%保倍福美双1500倍。

 

  揭膜后:首先使用125%保倍1500倍,之后根据天气情况使用药剂,比如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波尔多液200倍液(1:0.50.7:200)或80%必备800倍,15d左右1次。

 

  ③欧亚种葡萄(晚熟品种):一般采收后马上揭膜。揭膜后至少使用2次药,如下:采收后揭膜:揭膜后尽快使用125%保倍1500倍或50%保倍福美双1500倍。

 

  之后根据天气情况使用药剂,比如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波尔多液200倍液(1:0.50.7:200)或80%必备800倍,15d左右1次。

 

  注:揭膜后发生霜霉病,按照救灾措施处理。

 

  Ⅶ 落叶期

 

  防治适期描述:葡萄开始落叶时,使用此次药剂。

 

  措施:喷施药剂。

 

  药剂使用具体建议:石硫合剂

 

  说明:葡萄落叶前的病虫害的防治,会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基数,为第二年的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

 

  Ⅷ 休眠期

 

  防治适期描述:葡萄落叶后进入休眠期;休眠期要进行修剪、清园,一般葡萄落叶后就可以进行,也可以在第二年的伤流期之前的任何时期进行。

 

  防控目标:减少害虫的数量、降低菌势(减少病菌的数量),从而为第二年的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

 

  采取的措施:清园。清园措施就是在秋天落叶后,清理田间落叶,沤肥或处理;修剪下来的枝条,集中处理;也包括在伤流期前,清理田间葡萄架上的卷须、枝条、叶柄等,以及剥除老树皮。

 

  3.4 南方避雨栽培下欧亚种和巨峰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简表

 

  按照以上内容和病虫害防控理念,可以根据葡萄园的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明确的生育周期(1年)的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方案,见表1和表2,仅供参考。

 

 

 

  3.5 葡萄病虫害规范化防控减灾预案

 

 

 

  葡萄病虫害防控,是一个连续、规范并且根据气象条件调整的防治病虫害的过程,是体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建园前和建园过程中的防控,也包括葡萄园建立后的合理栽培技术、葡萄保健栽培措施和根据当地已经具有的葡萄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进行的农药精准使用等。

 

  成功的防控包括准确的时期、科学的措施和使用精准到位;如果葡萄园的病虫害防控由于以上三项的某一项不到位,或者由于特殊的气象条件,导致某种病虫害的普遍发生或比较严重的发生,这时需要有保证食品安全的救灾预案,以保证在

 

  病害灾害发生时尽量减少当年的损失、并且尽量保证第二年的产量少受影响。以下是防治葡萄病虫害减灾预案:

 

  (1)花期出现烂花序:用25%保倍1500+22%抑霉唑1500倍,喷花序。

 

  (2)花期同时出现灰霉病和霜霉病侵染花序:施用25%保倍1500+22%抑霉唑1500+50%金科克2000倍,喷花序。

 

  (3)发现果实腐烂比较普遍时:摘袋,使用25%保倍1500+37%苯醚甲环唑3000+22%抑霉唑1500倍,涮果穗;果穗上的药液干燥后,使用新果袋重新套袋。

 

  (4)发现酸腐病:刚发生时,马上全园施用110%联苯菊酯3000+30%王铜800倍或80%必备600倍;然后尽快剪除发病穗,疏去病果粒,并对病果穗进行处理(50%灭蝇胺1000倍或10%吡丙醚1200倍);剪除的病果穗不能留在田间,收集在一起并处理;田间有大量醋蝇存在的果园,首先去除病果穗和病果粒,在无风的晴天进行熏蒸处理,并对果穗进行处理。

 

  (5) 霜霉病救灾:发现发病中心,在发病中心及周围,使用150%金科克3000+50%保倍福美双1500倍;发生霜霉病发生比较严重或比较普遍,先使用150%金科克3000+25%保倍悬浮剂1500倍,3d左右使用40%金乙霜1500倍,4d后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霜霉病内吸性杀菌剂(比如30%万保露600+80%霜脲氰3000倍),而后8d左右1次药剂,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