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36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黑蚂蚁的对葡萄果穗的危害及防治 [2014/12/6 10:13:39] 来源: 作者:Admin


虫害防控岗位

付学池 王琦

 

  今年5月底在,在渭南市蒲城县蒲城美源家庭农场葡萄生态园,发现黑蚂蚁危害葡萄果穗现象,该园为新建两年生葡萄园,种植葡萄品种有户太、夏黑及红提,种植面积200余亩,其中户太的种植面积30余亩。522-23日在户太葡萄品种上,利用氨基酸葡萄无核试验剂一号,50毫升兑水30斤稀释后浸果穗,一天后,在葡萄园内及所沾的果穗上聚集了大量的黑蚂蚁,造成葡萄果粒上出现了一些油泥状的黑斑,葡萄表皮出现咬伤状的伤口,给葡萄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危害。

 

  黑蚂蚁,学名拟黑多刺蚁。黑工蚁体长约1毫米。体漆色,平滑有光泽。头圆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单眼3个,品字排列。触角1对,屈膝状,共12节,柄节最长。口器发达;咀嚼式。前胸背板甚发达,中胸背板较小。无翅。足3对,发育相等。胸部和腹部相接处缩小呈细柄状,并具有向上的鳞片1枚;腹部5节。上颚、触角、足为睹褐色;头胸、足及每腹节的后缘有褐色硬毛,腹节后缘的毛较密,其余的较稀。兵蚁与工蚁相似。雌蚁形大。雄蚁较雌蚁略小,均有翅,其触角细长,不呈屈膝状。幼虫头胸部细小,腹部较宽,体黄白色,无足;蛹白色。营群体生活,常筑巢于地下。黑蚂蚁在自然界中主要生活在水源充足、树木密度高的森林和河边的杂木林、松林、竹林、油茶林、果木林内。它适应性强,是种群巢居的社会性昆虫,常建巢于树上或地下,具有很强的恋巢性。通常营群体社会生活。一群黑蚁中,由1只或数只雌蚁(蚁后)和众多工蚁、兵蚁和雄蚁组成。

 

  黑蚂蚁食性十分广泛,对食物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寻找食物时,黑蚁能将超过自身体重数十倍甚至近百倍的食物搬动、移走。黑蚁食量大。在自然条件下,常以小型动物如昆虫、蜘蛛、蜈蚣、蝗虫、蛾类的幼虫和植物中的稻谷、小麦、玉米、粟米、高粱以及块根类、块茎类作物作为食物。还会把上述食物搬回巢穴内贮藏。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麦麸、玉米粉、花生麸、豆饼、饼干、剩饭、蚕、黄粉虫、地鳖虫、蚯蚓、家畜家禽的肉渣和骨粉、鱼粉,均可作为饲料。

 

  黑蚂蚁食用葡萄果穗并不多见,由于氨基酸葡萄无核试验剂一号内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及氨基酸等营养液,并含有一种酒糟性芳香气味,可能诱集出地下黑蚂蚁,加之附近环境处于黑蚂蚁聚居地,导致了黑蚂蚁的大量发生。为防止其造成更严重的危害,选用杀虫剂大红鹰稀释1500倍液对葡萄树体进行全面喷洒,葡萄园地面撒施毒饵(麦麸80+白糖8+敌百虫20袋,每袋60克,含量为90%),两天后基本可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