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64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宁夏酿酒葡萄规范化栽培技术 [2014/9/23 19:44:02] 来源: 作者:Admin


栽培生理与调控岗位

王振平 单守明 代红军

 

  1 葡萄园建园

 

  (1)酿酒葡萄品种选择:根据酿酒葡萄品种在宁夏的表现,选择表现较好、适宜发展的酿酒葡萄品种。

 

  干红葡萄酒葡萄品种:赤霞珠、梅鹿辄、西拉、马瑟兰、黑比诺等。

 

  干白葡萄酒葡萄品种:霞多丽、雷司令等。

 

  (2)灌溉方式:采用黄河水沟灌或节水灌溉。

 

  (3)株行距:0.8-1.2m×3-3.2m

 

  (4)架式:采用厂字形或到L形整形。沿葡萄行向,在行内每隔6-8m栽水泥柱1根。

 

  (5)架材及架材的使用:


  一般要求在定植当年6月下旬-7月上旬完成水泥柱或铁柱栽设,架面高度以1.6-2m为宜(柱长度2-2.4m)。水泥柱或铁柱栽设在南北行的西侧,东西行的北侧,距离苗木40-50cm处或在行的中间,使匍匐茎蔓倾斜上架,便于埋土,易于控制树势。水泥柱或铁柱埋深40-50cm,间距6-8m,每行的第一根及最后一根水泥杆,向外倾斜60°,并用地锚向外拉紧。一般亩栽水泥柱40根(立杆粗度8-10cm,边杆粗度10-12cm),或在行内设立撑柱。

 

  拉丝上架:拉铁丝3-5道,第一道铁丝距地面50-60cm,以上每道丝间距40-50cm,铁丝粗度10-12号或14-16号钢丝。每亩铁丝用量约888m,重量43kg

 

  (6)开沟:

 

  南北行走向,行向要求笔直;葡萄沟规格:100×100(宽度100cm,深度100cm),建议采用挖掘机施工。开沟与施肥:先按行距定线,从第二行开始,按10-16m3/667m2的有机肥使用量,将有机肥均匀铺设在定植线上,铺设肥料宽度不超过70cm。然后从第一行用机械按标准挖沟,将挖出的土壤放在一边,有条件可在沟底放入厚10-15cm的秸杆或杂草,腐烂后起到保肥保水作用,再将第二行的有机肥与表土用挖掘机混合放入第一行沟底,心土放入地表,完成第二行定植沟的开挖,以此类推直到最后形成一行空沟,填入秸秆或杂草,将第一行挖出的土与10-16m3/667m2的有机肥混合填入沟底,第一行剩余土放入地表。灌一次透水,促使土壤沉降,灌水可使定植沟下降20cm

 

  (7)苗木

 

  ①营养袋苗苗木标准:要求根系完好,有5条以上侧根,根长5-10cm;苗木高度15cm左右,达到 “四叶一心”标准;苗木无病虫害,土壤不散裂。

 

  栽植前10-15天充分炼苗,出棚时对苗木分级,对生长过弱、过小的苗木按品种集中放置,加强肥水管理,达到 “四叶一心”标准及时栽植。

 

  ②嫁接苗

 

  苗木标准:要求砧木长度在25cm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具有2-3个成熟芽,接口和接穗用接蜡密封完好,根系完好,有5条以上侧根,根长5-10cm,苗木无病虫害。定植前用水侵泡砧木及根系24h,然后剪根,保留根长5cm左右,蘸带生根粉的泥浆待种。

 

  (8)定植时间

 

  ①营养袋定制时间

 

  土壤温度持续达到107℃以上,在5月初至6月中旬,尽量避开最后一次晚霜,最迟不能超过620日。

 

  ②嫁接苗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从5月中旬初至6月中旬,最迟不能超过615日。

 

  (9)定植

 

  ①定植前准备

 

  灌水:在定植前,葡萄沟灌一次透水,使土壤沉实。覆膜:灌水后覆盖地膜保温增墒。

 

  ②营养袋苗定植

 

  在已经覆盖好地膜的定植沟内,按规定株距,用打孔器打营养袋大小的栽植穴,深度比营养袋深2cm,然后将营养袋轻轻取掉,将带土团的幼苗放入孔中,然后埋土,踏实。栽后应及时灌水一次,地表发白时,营养袋苗周围应培土保墒,成活后及时将土堆清除。

 

  ③嫁接苗定植

 

  在已经覆盖好地膜的定植沟内,按规定株距,用打孔器打栽植穴,深度与苗木长度相当,然后将苗木放入孔中,填入湿润细土,提苗使苗木根系伸展,接口高出地表10cm,然后埋土,踏实。栽后应及时灌水。

 

  ④定植后灌水

 

  定植后需尽快灌水一次,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灌水时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切记不得在中午,灌水高度不超过营养袋苗顶芽和嫁接苗接口。待水干(可以下地干活为准)后,用喷雾器及时洗苗(由于黄河水较混浊,灌水后洗苗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对于营养袋苗定植10天后灌第二水。

 

  (10)苗木管理

 

  ①枝蔓管理

 

  待苗高20cm时,根据栽植密度进行定枝、疏枝,若缺苗株距较大一般留2枝,反之,则留1枝。抹除多余的枝、留壮枝不留弱枝,使养分集中供给保留下来的枝以利于植株生长。

 

  当苗木1m高时,要进行主梢摘心和副梢处理,首先要抹除距地面30cm以下的副梢,其上副梢一般留12片叶反复摘心,较粗壮的副梢可留45片叶反复摘心控制。当主梢长度达1.5m时再次摘心。通过多次反复摘心,可以促进苗木加粗,枝条木质化和花芽分化。

 

  对于需要第二年结果的葡萄树,冬剪时在充分成熟直径在1cm以上主蔓上剪截,一般主蔓留长度在11.2m。主梢上抽发的副梢粗度在0.5cm时,可留12芽短截,作为下年的结果母枝,这种情况在宁夏产区是非常罕见的,一般第二年是不可能结果的。

 

  对于第二年不需要结果的葡萄树,冬剪时只留2个充分成熟的芽短截即可,这样才能确保第二年抽生健壮枝条为第三年生长和形成好的叶幕做准备。

 

  ②水肥管理

 

  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最关键的是肥水管理,当苗高在4050cm时要进行第1次追肥。由于定植苗木根系很小,用于吸收营养元素量也较少,因此,要勤追少施,年追施23次即可,追肥时间2030天一次,前期追施以氮肥为主,后期追施以磷钾肥为主,追肥后要及时灌水、松土、中耕除草。

 

  (11)病虫害防治

 

  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盛产期的来临,病虫的为害逐年加重,如葡萄霜霉病、葡萄灰霉病等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已明显成为贺兰山东麓优质、高产的制约因素。因此,对于葡萄病虫害,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必须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供植株抗逆能力,结合秋冬季修剪,彻底清园,进行越冬期防治,减少病虫来源。

 

  病虫害防治应根据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病虫害防治历进行预防及防治。

 

  2 多年生葡萄树生长期管理

 

  (1)葡萄水分管理

 

  对于酿酒葡萄,土壤水分与灌溉次数对葡萄酒的风味影响较大。春季出土后灌溉土壤,为葡萄萌芽、开花、坐果提供充足水分,有利于前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葡萄果实进入转色期后,则必须减少土壤灌溉,促使葡萄糖分、色素、风味物质的积累以及葡萄及枝条充分成熟,有利于酿造高品质葡萄酒和葡萄植株安全越冬。

 

  浇水次数与时期:全年共需浇催芽水、催条水、催果水、催熟水、冬水等5-8次。一般为每隔20-30/次,伏天(干旱)15-20/次。

 

  采前控水:采果前20-30天停止灌水,以提高果实品质。

 

  (2)葡萄施肥技术

 

  为实现酿酒葡萄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制定以施用磷酸二铵(或四元素)、尿素为主,配合钾镁肥的施肥方案,总施肥量为钾镁肥100kg、磷酸二铵50kg、尿素50kg

 

  需肥种类的阶段性变化:在一年中,随着葡萄植株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种类和数量有明显的不同。从萌动、开花至幼果初期,需氮量最多,约占全年需氮量的64.5%。磷的吸收则是随枝叶生长、开花坐果和果实增大而逐步增多,到新梢生长最盛期和果粒增大期而达到高峰。钾的吸收,以果实肥大至着色期需钾量最多,此期如钾素不足,果实色差糖低味酸,严重时甚至不能成熟。

 

  ①基肥:

 

  基肥应在秋季施用(秋季,葡萄根系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此时施肥,断根的再生力和吸收作用均强),以有机肥为主,加入适量秸秆、磷、钾肥或复合肥,采取条状沟,穴施等方法,施肥沟穴深50-60cm,宽30-40cm,每2-3年施一次,轮流进行。施肥时肥料应与表土混合后填入施肥沟穴内,然后及时浇水。施肥沟穴距离主蔓基部50cm以外开沟,逐年向外扩展。

 

  ②追肥:

 

  土壤追肥:出土后萌芽前施催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用量(以纯氮计)7.5-10kg/667m2

 

  发 芽 后 施 催 条 肥 , 平 均7.5kg/667m2。根据树势强弱调节施肥量,弱树多施,中庸树少施,强树少施或不施。

 

  开花前1 0 - 1 5天施用尿素10kg/667m2,及时松土保墒,提高低温。在开花前一周内禁止施肥(灌水),以减少落花落果。

 

  果实膨大期(开花后7-10天)追催果肥,施肥种类以氮、磷肥为主,尿素用量10-15kg/667m2、磷酸二铵15kg/667m2

 

  果实着色期追施速溶性磷肥和钾肥(磷酸二铵、硫酸钾),用量各按15-20kg/667m2

 

  叶面喷肥:开花前叶面喷施0.3%的硼砂、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1-2次。

 

  着色前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生产管理历见附件1

 

  3 葡萄主要病害、虫害及其防治

 

  (1)葡萄主要病害

 

  ①葡萄霜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花序、幼果;叶片:发病初期呈半透明状,边缘有清晰的水渍状斑,逐渐扩展为黄色至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当气温升高时病斑转为深褐色停止扩展。潮湿时病斑的背面产生白色霉层,病斑变褐干枯后,叶片焦枯早落,对树势和产量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幼果:受害初期在果皮上产生淡灰色小斑点不易引起注意,而后病斑扩大,果实由绿色变为灰褐色,如同染了一层铅,湿度大时病果上产生白色霉层,危害状逐渐加重后,病果失水变深褐色干缩而脱落。着色后的果实一般不再受侵染。

 

  发生规律:由于孢子囊的产生与萌发均需雨露,因此高湿低温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果园通风透光不良等造成园内小气候潮湿的条件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霜霉病在贺兰山东麓常年发病期为7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初为发病高峰期,但由于该病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个别年份雨季来临较早时可造成病害的提前发生。

 

  防治措施:秋冬季修剪后,及时收集枯枝、落叶等病残体,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同时埋土前用3-5度的石硫合剂喷洒,减少园中越冬菌源。加强果园的栽培管理,尽量剪除靠近地面的叶片;生长期及时绑蔓、修剪,并清除田间杂草,为植株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透光性空间,降低果园湿度控制病害发生。为了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在发病前可用保护剂1:1:240倍的波尔多液;58%必备可湿性粉剂(WP400-5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WP500-600倍液进行喷洒。发病后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WP6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WP6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根据病情,用药间隔期为10-15天。

 

  防治适期:落花后的幼果期、7月中下旬病害易发期、入秋后的果实着色期。

 

  ②葡萄灰霉病

 

  症状:该病主要引起花穗、果实的腐烂,贺兰山东麓主要以成熟期果实受害为主。

 

  果实:发病多在近成熟期,受害果皮上初为水渍状斑点,扩展后变成凹陷的病斑,很快果实软腐,果粒上长出鼠灰色霉层,并扩散蔓延,使浆果大量腐烂。

 

  发生规律:病菌存活于枯枝、落叶、病果或土壤中,以病残体上形成的菌核或树皮、冬眠芽中的菌丝体越冬。第二年开花前病菌借风雨进行传播。贺兰山东麓以葡萄成熟期发生较重,最早始发期为花期,一般年份着色初期开始发病,成熟后期为发病盛期。

 

  防止措施:在越冬修剪时,清理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菌源,并喷洒铲除剂。加强管理,增强葡萄架面的透光性,提高挂果部位,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减缓病害蔓延速度。

 

  药剂防止:发病前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7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WP800-1000倍喷药保护。

 

  防治适期:开花前期或落花后、封穗前期、着色期。

 

  ③葡萄白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为成熟的枝条和果实。

 

  果实:受害果表面产生灰白色粉妆霉层,擦去白粉呈现褐色花纹,病果停止生长,果肉变酸,降低含糖量。在多雨的条件下,由于病果表皮体制生长,但果肉细胞仍继续分裂,致使果粒受到内部压力而发生果皮开裂,且受腐生菌侵染而烂果。

 

  发生规律:白粉病菌是以菌丝体在有病枝蔓的表皮下或芽鳞中越冬。白粉病菌耐旱性极强,虽然高湿有利于其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但在相对湿度小于8%的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也可以萌发,相反多雨却对白粉菌不利。贺兰山东麓于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进入盛期。

 

  防治措施:在冬剪时,出去病枝蔓等,减少越冬菌源。生长季节,及时清理病枝叶、病果,减少再侵染菌源。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及时修剪,控制副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在越冬前结合冬剪,可喷3-5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喷0.2-0.3度的石硫合剂;具有良好的效果。

 

  防治适期:越冬前后、落花后至果实膨大初期。

 

  ④葡萄病毒病

 

  在贺兰山东麓葡萄病毒病的为害是仅次于真菌类的病害,也是对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的一类病害,受害植株表现症状虽然不一,但均可引起植株退化、果实品质下降,产量有所降低。宁夏各种植区仅发现葡萄扇叶病和葡萄卷叶病两种病毒病。

 

  葡萄扇叶病:

 

  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受害品种主要以赤霞珠、蛇龙珠、霞多丽为主。

 

  葡萄扇叶病有三个株系,典型扇叶株系受害后叶片畸形,叶面皱缩,叶缘缺刻呈锯齿状,如同扇状,叶脉明显扭曲不对称;黄花叶株系引起叶片黄花症状,叶片上可见鲜明的黄色斑点;脉带株系引起叶片沿叶脉形成淡绿色斑纹,叶片不变形。葡萄扇叶病引起枝条节间变短、变细,有的具有双节或扁枝症,整个植株渐渐矮化,病果果粒大小不一,且有落果现象。

 

  葡萄卷叶病:

 

  在贺兰山东麓酿酒受害品种主要以蛇龙珠危害最为严重,其次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

 

  受害叶片初为淡红色斑点,无边缘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紫红色斑点逐渐扩展到全叶时,叶缘开始向后反卷,叶片增厚,叶柄发脆,叶脉和支脉仍然保持绿色,白色品种受害后叶片失绿,叶缘向后反卷。

 

  病毒病防治技术措施:

 

  由于病毒病无药可治,因此,一定要选用纯种脱毒苗定植。对于葡萄园零星发病,采取挖除带病植株,预防进一步传染。

 

  ⑤葡萄毛毡病

 

  分布及危害:该病实际上由缺节瘿螨危害所致,由于其为害特性,发生过程及症状特征与侵染性病害有所相似,习惯上称其为毛毡病。

 

  贺兰山东麓各葡萄种植区均有该病分布。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嫩梢、幼果、卷须等都可受害。受害初期叶背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症状,叶背长出的毛毡也由白色转为茶褐色,到9月份变为黑褐色,叶片皱缩而不能伸展。

 

  生活习性:以成虫在葡萄枝蔓的芽眼鳞片下、枝蔓、粗皮下越冬。第二年葡萄出土幼芽萌动后,越冬虫开始活动并转移到幼叶背面绒毛间潜伏。毛毡是害虫吸取营养时的分泌物,分泌物带入叶片组织内,引起植株色素、蛋白质等破坏,碳水化合物减少,丹宁酸含量增加,导致枝条不能正常生长。为害可持续到落叶,受害植株叶片皱缩,穗小粒小,品质下降,叶片过早脱落,以赤霞珠发病普遍较重。

 

  防治措施:清楚病残体,并及时集中深埋或烧毁;埋土前和出土后的萌芽前喷洒3-5度石硫合剂,以减少初次侵染源;生长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同时及时整枝、摘心,以防止枝蔓、叶片过密,为瘿螨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生长期发病时可用杀螨剂15%哒螨酮乳油(哒螨灵)2000-25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阿维菌素)2000-2500倍液。

 

  (2)葡萄生理性病害

 

  ①日灼病

 

  症状:主要发病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皮被灼伤失水并形成浅褐色斑状,表面稍皱缩,且凹陷。尤其是雨后突然的暴晒易发病。受伤后的果实易染其他病害。

 

  发生原因:由于果穗缺少遮荫措施,在果实膨大期,贺兰山东麓气温升高迅速,烈日暴晒下,果粒表皮局部高温失水而产生日灼,导致果实受伤。

 

  预防措施:鲜食葡萄较酿酒葡萄更易发生该病,因此可以及时套袋避免果实受伤;此外在修剪时果穗周围要留有叶片遮掩果穗,尤其是干旱的荒漠地,应尽量保留一定数量的叶片遮蔽果穗,免受日灼。

 

  ②葡萄药害

 

  对于一些农户和企业,由于用药不当,时常会发生葡萄药害。主要症状有叶缘焦枯、果皮受伤且产生黑色斑块以及果肉变硬影响果实膨大三种症状。

 

  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在防治病害时,将不宜同时使用药剂同时混配使用;未按说明浓度使用,随意加大使用浓度而造成。因此,用药时需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农药特性及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明确农药的混配特性,按照说明书说明合理使用农药。

 

  (3)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

 

  贺兰山东麓葡萄生产中病虫害种类多达20种以上,但对生产具有影响的病虫害为: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毛毡病;此外,玉泉营周边地区还有叶蝉等。这几种病虫害在不同种植区每年都有发生,但因年度间气候条件的差异,发生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中,应结合本地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采取预防为主,各项措施相互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

 

  ①农业防病措施

 

  及时清园,减少越冬病源。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性,降低果园湿度。

 

  施足基肥,提高树势增强树体抗病性。

 

  ②药剂防治措施

 

  休眠期的防治:在贺兰山东麓10月中下旬,葡萄陆续落叶进入休眠期,病菌及害虫也随之开始越冬,由于该阶段树体上无绿色组织,树干对各种药剂均有较强的抗性,喷施3-5度石硫合剂具有较强的预防效果。在4月葡萄出土,若葡萄没有萌芽,也可使用同样浓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处理,起到预防病虫害发生的作用。

 

  生长期的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贺兰山东麓病虫害的初侵染集中在5月上、中旬的萌芽至展叶期,虽不同病虫害的发生高峰因病虫种类而异,但做好该阶段的防治可有效控制病虫初侵染的基数,减轻葡萄生长盛期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4)葡萄园常用农药

 

  ① 防治霜霉病的有效药剂

 

  波尔多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8%博可湿性粉剂:美国埃尔夫•阿托公司生产的有机硫与无机铜复配制剂;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等。

 

  ②防治灰霉病有效药剂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③防治白粉病有效药剂

 

  石硫合剂;硫磺胶悬剂;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福星。

 

  ④防治毛毡病及害螨的有效药剂

 

  速螨酮;73%克螨特乳油;48%乐斯本;20%三唑锡悬浮剂;天王星等。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病虫害防治历见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