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蓟马在葡萄上的风险性及其防控技术 [2014/5/25 8:45:47] 来源: 作者:Admin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

王忠跃

 

  蓟马是一种靠植物汁液维持生命的昆虫, 属于缨翅目( T h y s a n o p t e r a ) 、锥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蓟马危害种类很多,但在葡萄上造成危害的主要是葡萄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又被称为烟蓟马、棉蓟马、葱蓟马。烟蓟马体型小,食性杂,分布广,危害重,通过吸食寄主幼嫩部分汁液,不仅影响产量和品质,还引起病毒的传播,造成作物二次受害,是重要的世界性农林害虫。

 

  1 蓟马在葡萄上发生现状与为害特点


  本团队根据2011-2013年对重要葡萄产区的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考察及对全国各地病样的诊断与鉴定, 发现蓟马在我国河北、北京、武汉等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包括烟蓟马和西花蓟马2个种,其中烟蓟马为害最重,经在田间及室内试验发现, 烟蓟马对葡萄品种具有选择性,不同葡萄品种上的烟蓟马种群数量和为害程度有很大差异,另外葡萄叶片表面的物理性状和内部生化物质对蓟马的种群数量及危害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 蓟马的危险性

 

  一种害虫的危险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入侵风险的评估(如入侵种群的建立), 第二,对经济和环境损害的评估。

 

  成功的建立一个种群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该地区至少存在一种寄主植物,烟蓟马作为本地种,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且烟蓟马的杂食性保证了它能够轻而易举的适应有食物源的地区;二是合适的天气环境是该物种至少完成一代。一般蓟马在温度为25℃以下,相对湿度为60%以下,则能大量繁殖。据调查葡萄蓟马在上年秋天、冬季干旱和冬季温度偏高雨雪少的年份发生重。

 

  葡萄蓟马一年发生1-6代,危害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如葱、蒜及棉花等作物,在葡萄上,多以成虫和若虫锉吸幼果和嫩叶表皮细胞的汁液。幼果被害后,果皮出现黑点或黑斑块,以后被害部位随着果粒的增大而扩大并形成黄褐色木栓化斑。严重时变成裂果,成熟期易霉烂;嫩叶被害部位略呈水渍状黄点或黄斑,以后变成不规则穿孔或破碎。这一行为对果实造成了直接损害,如坏死、畸形、减少果实产量,从而间接影响了葡萄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葡萄蓟马是多食性昆虫,且具有广泛的寄主,成虫个体微小,这些特点都增加了察觉它们入侵的难度,另外我国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其发生危害,说明蓟马对我国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存在着潜在或已造成威胁。

 

  3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清理葡萄园杂草,烧毁枯枝落叶,保持园内整洁。初秋和早春集中消灭在葱、蒜及棉花上的蓟马,以减少虫源。

 

  (2)栽培适宜的品种:根据本团队的研究,表明葡萄蓟马对信农乐(高墨实生)的选择性最强, 葡萄品种为秋黑和摩尔多瓦选择性较弱。

 

  (3)化学防治:葡萄园内防治葡萄蓟马的喷药关键时期有:开花前1-2天或初花期,如遇干旱年份,适当增加用药次数,以预防蓟马大发生,药剂种类有:10%定虫脒可湿性粉剂、10%联苯菊酯微乳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 马拉硫磷乳剂都有较好的效果。落花后,根据园内蓟马的发生情况而定,发生严重的葡萄园,一般用药4-5次。

 

  (4)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小花蝽、姬猎蝽等天敌,对蓟马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