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7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广西桂林地区葡萄白粉病防治要点 [2013/12/26 17:36:44] 来源: 作者:Admin

 

南宁综合试验站

宋雅琴 白先进

 

  2013年从7月开始,由于雨水变少气候较为干燥,开始零星出现白粉病,到11月,很多农户葡萄园内的葡萄叶片布满了白粉病,这不仅对树体营养的积累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为第二年白粉病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越冬病原菌,应当引起重视。

 

  葡萄白粉病主要是由白粉菌科钩丝壳属引起的,是一种典型的专性寄生菌,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葡萄白粉菌的越冬方式可能有无性方式(寄生在芽中的菌丝体)和有性方式(闭囊壳)两种。它的无性世代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发温度在4~35 ℃,25~28 ℃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萌发后,依靠附着胞固着,深入表皮细胞,形成吸器,吸收寄主细胞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体附着于寄主表面,菌丝体肉眼观察为白粉状。有资料证明温度是葡萄白粉病萌发和传播的首要条件,葡萄白粉菌较耐旱,故桂林地区干旱温暖的秋季非常适宜葡萄白粉病采收后大量发生。

 

  1 危害症状

 

  葡萄白粉病可以侵染葡萄的果粒、叶片、新梢及卷须等所有的绿色组织。果实受害时,在果面产生粉状霉层,果面有褐色斑纹,表皮细胞死亡,果实停止生长,硬化、畸形,有些甚至开裂,裂果有利于次生病害灰霉病的侵染,从而降低产量和质量;叶片受害时,最初在叶面上产生细小的淡白色的霉斑, 以后逐渐扩大成灰色粉末状,后期致使病叶卷缩枯萎;新梢及果梗、穗轴受害,初期病斑白色,以后转为褐色,最终为黑色,表面着生稀疏的白粉层。使果梗及穗轴变脆, 枝梢生长受阻。

 

  2 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

 

  采收结束后修剪枝条时,应将病叶病果收集并焚烧,减少越冬病原菌。

 

  (2)栽培管理

 

  葡萄生长季,应及时摘心绑蔓,剪副梢,疏花疏果,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应及时松土防治雨后土壤板结,并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树体营养,增强树体抵抗力。

 

  (3)药剂防治

 

  葡萄萌芽前可用3度石硫合剂进行喷施减少越冬病原菌;葡萄芽体膨大进入绒毛期后,应用5度石硫合剂涂刷树体;应在花期前后喷施防治白粉病的药剂,如20%三唑酮乳油1000倍,连续喷施3次;进入7月以后要注意天气状况,如连续一周不下雨,就要引起重视,开始喷施防治白粉病药剂。如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或25%阿米西达2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