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葡萄白腐病、炭疽病、房枯病、黑腐病、苦腐病几种果实病害 [2013/5/22 12:04:47]
来源: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编辑:Admin
葡萄白腐病发病后,无论子实体产生与否,都有一种特殊的霉烂味;炭疽病长出黑色子实体后排列成同心轮纹状,环境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的粘质物(分生孢子团);苦腐病的病果,刚刚软腐后有苦味(干缩后苦味不明显),其病果上的子实体大小不一致,分布也不均匀。
以上特点都很明显,也容易辨认。但房枯病、黑腐病、苦腐病病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能辨别出是哪种病害,因为房枯病的子实体分布稀疏,小黑粒点大;而黑腐病的子实体分布密、均匀,小黑粒点小,若在田间单纯靠病果辨别,有时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也不一样,就难于确切的辨认出是哪种病害,这就需要镜检,才能基本确定。下面列表比较几种果实病害的症状。
几 种 葡 萄 果 实 病 害 的 症 状 区 别
|
病害
|
果实病斑特点
|
子实体形态、大小
|
镜检病原形态
|
白腐病
|
发病由果梗开始沿果蒂蔓延到果粒,渐呈浅褐色软腐。有特殊的霉烂味。
|
分生孢子器呈球形灰白色至灰褐色,有孔口,大小为:118~164微米×91~146微米。
|
分生孢子淡褐色,单胞,卵圆形至梨形,大小为:8.9~13.2微米×4.8~6.0微米。
|
炭疽病
|
病斑圆形,上生黑色小粒点,常排列成同心轮纹。
|
孢子盘黑色,环境潮湿时,盘上产生粉红色孢子团。
|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大小为:10.3~15.0微米×3.3~4.7微米。
|
房枯病
|
常从果蒂部位失水萎缩,呈现不规则褐斑,渐扩及全粒,病果干缩由紫变黑,常挂树上不落。
|
表面生稀疏的小黑粒点,即分生孢子器,大小为:80~240微米×104~302微米。
|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大小为:5~7微米×16~24微米。
|
黑腐病
|
病斑初为圆形,边缘呈紫褐色,中部灰白,后全果腐烂,僵果呈蓝黑色,挂在树上不落。
|
分生孢子器呈黑色,球形或扁球形,有孔口,直径80~180微米。
|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8~l1微米×6~8微米。
|
苦腐病
|
初在果面出现白色斑痕,后果粒软腐,味苦。
|
分生孢子盘位于表皮下,呈黑色,圆锥形或杯形。
|
分生孢子褐色,单胞,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8~10微米×4~6微米。
|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