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34728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酒庄旅游如何带动酒厂腾飞?——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启示 [2015/10/3 15:03:19]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Admin


  “一个暑假,就接待了近千人到酒庄旅游,实现了旅游收入近10万元,还借此机会通过游客自酿葡萄酒等实现了几吨葡萄酒的销售。”925日,宁夏贺兰山东麓原歌酒庄总经理杨进余向采访他的记者盘点成绩。

 

  921日—25日,宁夏组织了聚集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中央及省级主要媒体大型采访活动。通过对葡萄种植基地、各式大小风格不一的酒庄的了解,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思路逐渐清晰。

 

  怎么通过“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宁夏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酒庄旅游渐成气候

 

  “这段时间是酒庄忙的时候。”923日,贺兰山东麓贺兰晴雪酒庄负责人容健忙着接待一个50多人的旅游团队,一边还要忙着酒庄酿酒。

 

  雄浑的贺兰山下,大片红景天、格桑花衬托着古朴的石头城堡,一个个世外桃园般的庄园“星罗棋布”。

 

  摘葡萄,酿酒,最后在橡木桶上写上名字,将酒存入地窖。晚上,吃着葡萄藤烤的羊肉,躺在青青草地上,看月亮数星星,成了游客的享受。

 

  宁夏贺兰山东麓现在有72家酒庄,每个酒庄大小不一、风格不同。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是浓郁的拜占庭风格;原歌酒庄则有大片草地、清澈湖水,这在西北算是难得;志辉源石酒庄喜欢就地取材,用石头砌墙,木棍、书法装饰,深受大家喜爱。

 

  杨进余告诉记者,酒庄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为一体,其餐饮、住宿等功能齐备,每天可以接待几十人,游客花100多元就可吃住一天。今年夏天,他已经接待了近千名游客。

 

  目前,贺兰山东麓正在建设的还有58家酒庄。宁夏以“小酒庄”发展“大产业”。政府也在打造旅游环境上为酒庄发展助力。目前,宁夏完成了以贺兰金山试验区为核心的21公里生态旅游专线和22公里酒庄中轴道路建设。在服务配套上完善了旅游标识、旅游厕所等设施。

 

  游客自酿带动销售

 

  宁夏酒庄的共同点,就是游客可以和酿酒师一起学习酿酒,买下又便宜品质又好的葡萄酒……

 

  “装在这个瓶子里的酒,品质可与市面上几百上千元一瓶的葡萄酒媲美,但是价格却可便宜近一半。”采访中,杨进余指着地窖里一瓶瓶顾客酿造后存放的干红葡萄酒说。他表示,今年通过酒庄旅游带动葡萄酒销售就占到了总体销量的近三分之一。“放假可以来这样的生态酒庄住几天,酿一桶红酒,是真正的深度游。”贵州游客毛星表示。

 

  破碎、发酵、分离、陈酿、灌装、瓶储……几个环节,一瓶瓶葡萄酒就酿造成功。

 

  在志辉源石酒庄的酒窖,有“游客专区”,几十个橡木桶存放的都是游客自酿或者委托酿酒师酿造的葡萄酒。“存20个月,一些葡萄酒就达到最佳效果,可以取出品尝了。”酒庄负责人告诉记者。

 

  截至2014年底,宁夏葡萄种植面积已有59万亩,酿酒葡萄51万亩,通过旅游带动销售,正成为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