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34569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葡萄酒“女神”牵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4/7 8:59:06]   来源:三晋都市报 编辑:Admin

 

 

  刚从成都糖酒会上载誉而归的戎子干红,再度成为焦点。45日,在第二十五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上,戎子酒庄董事长张文泉受邀作为晋商贵宾代表向大槐树移民先祖奠酒祭拜,戎子干红葡萄酒成为大典用酒。被誉为中国葡萄酒“女神”的戎子干红,和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此实现强强联合。

 

  戎子酒庄生产车间拥有年产5000吨的中高档葡萄酒生产能力及10000吨发酵储酒能力,配套建设了富有独特中华民族风格的地下酒窖和世界上最大且唯一的黄土高原自然生态酒窖—黄土窑洞酒窖。2009年,酒庄聘请素有“法国酒王”之称的让·克劳德·柏图先生担任首席酿酒师,并组建了以他为核心的葡萄酒酿造团队及专业的技术研发中心。他们本着“细选、佳酿、窖藏、精装”的八字方针,采用低温冷渍发酵工艺和后处理绿色过滤技术,并在国内率先采用氮气防氧化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此外,酒庄还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粒选机—全自动光学分选仪,成为首家使用的中国葡萄酒企业。在今年举办的成都糖酒会上,戎子干红像一匹黑马,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意向成交额达到530万元。

 

  大槐树祭祖习俗是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在洪洞大槐树下发生一场旷古绝今的移民大迁徙,历时50年,迁民18次,遍布京、冀、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大移民,成就了洪洞“天下故乡、华人老家”的美誉。600多年来,回乡祭祖的大槐树后裔络绎不绝,形成了丰富的移民传说和悠久的祭祖传统习俗。从1991年开始,洪洞县顺应民情,在几百年汉族民间祭祖活动的基础上,吸纳了大量民间祭祀仪规,于每年清明节当天举办大规模官民合祭的“寻根祭祖大典”,受到了海内外移民后裔的热烈响应,至今已举办了25届,成为了我国清明节祭祖影响力最广泛的活动之一。

 

  当天,在活动仪式现场,优秀晋商、戎子酒庄董事长张文泉代表晋商向大槐树移民先祖奠酒祭拜,在来自全国各地数万群众和上万名海内外移民后裔的共同见证下,实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戎子美酒的完美融合,把祭奠活动推向了高潮。张文泉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戎子干红是中国人自己的干红。我们追忆先祖,饮水思源,不仅要做出一流的葡萄酒,把企业做大做强,还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家乡父老,带动一方百姓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