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5554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甘肃葡萄酒产业“抱团”做大做强 [2013/6/25 9:31:04]   来源:中国网 编辑:Admin

 

 

 

  “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产区”展馆,成为本届兰洽会一个抢人眼球的亮点。

  

  走进展馆,钢琴、小提琴现场演奏;魔术、小丑即兴表演;品酒师高雅地品着葡萄美酒——文化元素与葡萄酒巧妙结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种独特而富有内涵的展示,吸引了广大观众和大批葡萄酒爱好者的关注,更吸引了国内外葡萄酒投资商的目光。

  

  兰洽会期间,美国月色美地葡萄酒公司与我省汉水·津亭葡萄酒投资管理公司正式签约,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在张掖临泽建设国际酒堡项目;重庆甘肃商会、厦门优传酒业集团分别拟在河西走廊投资建设国际酒庄集群项目。

  

  “抱团”营销:整体“走出去”

  

  “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产区”展馆在兰洽会主展馆一楼最西端,展馆占地实际面积达288平方米,显得很“大”。

  

  展馆之所以做这么大,就是要通过兰洽会这个平台,集中展示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的优势。“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产区”展馆,由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局组织,是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生产和经销企业的一次“抱团”集中亮相。

  

  很显然,此次展示是突出葡萄酒的招商引资和整体营销。展厅内,既有河西走廊有机葡萄产区独特优势介绍,又有招商引资具体项目,还有各类葡萄酒生产、经销企业300多个品种的葡萄酒展示。“大家抱成团,拧成绳,才能整体打出去,带动甘肃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陈浦如是说。

 

  “甘肃葡萄酒在这里集中亮相,大家对葡萄酒产地、品牌等一目了然,还能现场感受葡萄酒消费文化,真是一举多得。”一位葡萄酒爱好者一边品着葡萄美酒,一边评价说。

近几年全省主要葡萄酒生产企业“抱团走出去”,到东南沿海和京津环渤海等省市,举办河西走廊葡萄酒整体营销、招商引资和合作洽谈活动,向葡萄酒经营商进行推介宣传。仅去年8月的中国河西走廊葡萄美酒节期间,甘肃省葡萄酒生产企业就签订销售合同2.5亿元,比上届节会增长169.9%

 

  展会期间甘肃河西走廊9家葡萄酒企业已与83家省内外葡萄酒经销商达成购销合作协议。

  

  “抱团”发展:打造中国“波尔多”

  

  对于大多葡萄酒爱好者来说,都认为葡萄酒的故乡在欧洲,在法国的波尔多地区。

  

  殊不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描写了出征将士开怀痛饮的场面,让我们不由想起,这其中的酒香来自甘肃的河西走廊!

  

  如今,昔日闻名世界的河西走廊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向着“河西酒廊”华丽变身。一个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法国有波尔多,我国有河西走廊。”在汉水·津亭葡萄酒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刘冠新眼里,河西走廊无论从光热资源,还是水土条件来看,都是名副其实的酿造葡萄产地的“金腰带”,是中国的“波尔多”。

  

  其实,甘肃河西走廊具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早在汉代,河西走廊就已经引进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历经千年而不衰。

  

  改革开放后,甘肃的现代葡萄酒产业率先起步。自1983年开始,经过20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品牌效应,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010年,省委、省政府顺势而为,明确提出将葡萄酒产业作为特色富民产业来抓,加大扶持,做大做强,并出台了《20102020年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葡萄基地达到50万亩左右,葡萄酒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市场份额占全国葡萄酒市场的10%左右,葡萄酒销售额超过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