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441190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麻江县复兴村:“紫玉葡萄”结出富民强村“甜蜜果” [2025/11/3 7:47:04]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Admin


  清晨,薄雾轻笼山野,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的葡萄园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一串串紫黑透亮、颗粒饱满的“紫玉葡萄”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文荣芳小心翼翼地将一串葡萄剪下,笑着说道:“今年葡萄长势特别好,品质高,价格也稳。我们采下来的果子统一送到村委会,经过干部检验合格后打包发货,销路不愁。”


  靠着七亩葡萄园,文荣芳一家今年的收入预计将突破十万元。“以前种玉米、水稻,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改种葡萄,日子一天比一天甜。”她感慨道。

 

  复兴村地处山区,耕地零散、资源有限,长期以来农业发展受限。为破解发展瓶颈,2014年,村党支部牵头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引进经济效益较高的葡萄种植技术,并争取到苗木补贴和免费技术培训支持。


  “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个机会。”首批试种户文荣毅回忆说,“政府不仅送苗送技术,还有农技专家定期上门指导,让我们心里有底。”

 

  十年耕耘,终见硕果。如今,复兴村葡萄种植面积已近100亩,形成以“紫玉葡萄”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在省、州农科院的技术指导下,村里推广避雨栽培、土壤改良、绿色防控等现代化管理措施,葡萄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


  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治理机制支撑。复兴村创新推行“寨管委+‘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模式,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自然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书记张佳俊介绍,这一模式有效整合了人力、资源和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3年起,复兴村在销售端实现重大突破。村“两委”探索建立“党支部+村级公司+种植大户+群众”的订单化发展模式,整合散户力量,统一标准管护、规范采摘包装,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今年,全村已向省监狱系统、州税务局、供销集团等单位销售葡萄超万斤,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十余万元。这一成功经验还被复制到蔬菜种植等领域,推动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市场。


  与此同时,村里积极拥抱“互联网+”,探索“直播带货+特色农产品”新路径。村干部带头试水短视频宣传,邀请本地网红走进果园开展直播,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复兴紫玉葡萄”品牌知名度。


  “线上线下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村党支部书记任燕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拓展销路上下功夫,推动葡萄产业提质增效。”


  随着一条条产业路建成通车,一座座便民桥架设完成,坝区农田灌溉沟渠投入使用,复兴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昔日闭塞的小山村,正因一颗颗“紫玉葡萄”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试种探索到规模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从传统销售到多元营销,复兴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驱动、治理赋能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的复兴村,产业兴、村庄美、百姓富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那一串串沉甸甸的紫玉葡萄,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结出的“甜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