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走进天柱县凤园八甲科技大棚蓝莓基地,大棚内,整洁的黑色地布铺满地面,一盆盆蓝莓苗整齐排列,生机勃勃。
该基地占地15亩,建有2个智能大棚,共培育6800株蓝莓。管理员杨代鑫穿梭在盆栽矩阵中,仔细查看蓝莓长势,脸上洋溢着自信。“我们摒弃了传统土壤,采用科学配比的基质栽培技术”。杨代鑫指着盆栽介绍道“基质主要由腐熟的松针、珍珠岩和草炭土等组成”。
“这种基质不仅大幅提升了排水透气性,保水保肥效果也更佳”杨代鑫翻看枝叶解释道,“这样不仅降低了病虫害发生风险,还打破了传统种植‘靠天吃饭’的局限。”
更精妙的是与之配套的“一盆四管”智能滴灌系统。“每个盆里精准配备四根滴管。”杨代鑫指着纤细的管道介绍,“它们接入水肥一体化智慧控制系统,能根据蓝莓不同生长期的需求,精准供给水分和养分,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确保了蓝莓营养均衡。”
“这套组合拳让我们能科学调控蓝莓生长周期,实现与露天蓝莓错峰上市。”杨代鑫补充道,“这意味着我们能精准抓住市场空档期,抢占价格和销售先机。”
望着长势喜人的蓝莓苗,杨代鑫的笑容里充满期待,“预计明年2月,首批果实就能上市。按照目前的培育情况,预计基地年产量将超过2万斤,年产值预计可达6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不仅创造了2个固定岗位,还吸纳周边群众灵活就业20余人次,村集体每年还能获得3.3万元的稳定分红,实现了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