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麻江县宣威镇种植的大棚蓝莓陆续成熟上市,比以往提早了两个月左右,抢占了早春鲜果市场先机,每公斤售价达160—200元,是传统种植收益的3—5倍。
在宣威镇平定村大棚蓝莓种植基地里,蓝莓果实散发出淡淡的果香,工人们正在采摘新鲜蓝莓。
“蓝莓每天的供应量在50到100公斤左右,果子果径大、香脆甜,糖度可以达到14—16之间,克数可以达到8—10克。目前,我们的订单排到4月份,基本上都是当天采摘当天配送,主打一个新鲜。”平定村蓝莓种植户张茂林说。
据了解,通常国产地栽蓝莓的上市期集中在每年的4—9月,进口蓝莓上市期在6—12月。依托现代化的种植技术,麻江县种植的蓝莓1—4月就可以率先上市。
“我们的蓝莓是通过水肥一体化来管理,冬天利用人工增温,比传统地栽蓝莓成熟要早,而且采摘周期长达半年左右。”张茂林说。
与此同时,在麻江蓝莓三江示范基地,60余亩蓝莓也即将成熟。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该基地采用“温室大棚+基质盆栽+水肥一体化”的高效栽培模式,告别了传统土壤的束缚,还能精准控制水肥供给,环境调控系统更是能够实时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为蓝莓打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确保蓝莓的口味和营养价值。
“大棚蓝莓与传统的山地蓝莓种植比较,成熟期将会提前40天到60天左右,而且它的产量比传统的山地蓝莓要高,果径比较大,果的品质也比较好。”麻江蓝莓三江示范基地负责人毛绿化说。
通过科技的有力加持,该基地的蓝莓亩产预计可达1000公斤,远超普通地栽模式亩产300—400公斤的水平,单株产量更是提升三倍以上。
“经过两年的摸索跟实践,现在已经发现F6和L11适合麻江自然条件的生长,现在我们在宣威有两个基地,开始了大面积的推广,接下来会陆续新建一些大棚,进行新品种的栽培跟培育。”毛绿化介绍。
蓝莓作为麻江“一县一业”主导产业,近年来,为了抢占精品水果市场,麻江县在大棚种植、品种选育等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8.76万亩,产量3.99万吨,产值8.05亿元,培育加工企业8家,带动3.6万群众人均增收1.2万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