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4245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生态移民和农户致富的“金果果” [2013/5/30 17:54:36]   来源: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编辑:Admin
"

 

 

  贺兰山东麓气候干旱,种粮食作物几乎没什么收成,但这一带常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正是种植酿酒葡萄的最佳区域。这里曾是宁夏昔日的戈壁荒滩,正是葡萄产业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土地,因为这里生产出的葡萄能够酿出中国领先的优质葡萄酒,如今已成国内外葡萄酒节关注的和投资开发的热土,必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在每亩只需水360立方米,施肥2次,总投入比种玉米节约30%以上,亩收入最高达7000元,是以前的5倍。”在红寺堡区中圈塘村万亩葡萄基地,喜获丰收的示范户杨国文掩不住满脸喜悦。
  
  2011年红寺堡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11.6万亩,挂果约1.5万亩,产量6750吨,产值3150万元。“种一亩葡萄树,等于有了一个聚宝盆。”红寺堡区林业局局长马文虎说,今年全区葡萄种植户人均收入突破了5000元,最早推进种植葡萄的中圈塘村、上源村的农户们先尝到了甜头。如今,葡萄已经成为贺兰山东麓移民和农户致富的“金果果”。
  
  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已初步形成了农垦国有农场、青铜峡市、红寺堡区、永宁县、西夏区、大武口区六大葡萄主产区。
  
  “葡萄种植已成为数万农场职工发展致富的民生产业。”据宁夏农垦集团董事长介绍,黄羊滩、玉泉营等10个国有农场已建成11万亩葡萄种植基地,未来5到10年,集团葡萄种植总面积将达30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