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3156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葡萄架下“农机地头展”助力广西兴安“一县一业”发展 [2023/8/7 16:11:27]   来源: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 编辑:Admin

 

  2023 7 5-6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加快提升全国设施葡萄及丘陵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作物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协办,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桂北综合试验站、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果蔬茶机械分会、桂林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兴安县农业农村局、兴安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溶江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在广西兴安县葡萄试验示范场,举办了《农机地头展——全国设施葡萄暨南方丘陵山地果园生产机械化推进行动》,现场进行了设施葡萄及丘陵山地生产机械化演示、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技术、葡萄新品种及栽培模式等。

  场会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苑同宝副秘书长主持,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刘祟怀研究员,代表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进行了发言,介绍了体系近年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动我国葡萄产业发展。

 

  来自全国17家农机企业的约30种产品,进行了现场演示,主要包括葡萄开沟、施肥、除草、修剪、植保、田间转运、绑藤绑蔓、枝条粉碎、水肥一体化等机具,以及喷头、剪刀、肥料等农资,多种智慧农机展示了前沿性的果园智能化技术。

 

  活动还邀请多位国家级专家学者到地头面对面开展技术培训,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熟期调控岗位科学家、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国顺教授主持了技术培训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刘祟怀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鲜食葡萄栽培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陶建敏教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永强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何可佳教授,分别针对葡萄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根瘤蚜防控等进行现场授课。

 

  技术培训后,中国农业机械化流通协会苑同宝副秘书长、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徐丽明教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长张瑛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桂北综合试验站站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作物研究院何建军研究员,与专家们一起,现场与果农们进行了交流,解答了果农的生产问题。最后,徐丽明教授对本次现场会进行了总结。

 

  本次“农机地头展”和栽培技术现场培训,有效推进“农机+农艺”的高度融合,推动了兴安葡萄产业的现代化栽培模式、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农机技术员、种植技术员、种植户等约300多人参加了现场会和技术培训会。

 

  国内多家媒体,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落叶果树》杂志、《果农之友》杂志、中新网桂林、广西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广西桂林市农业农村局等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