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正点财经》(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于2019年10月21日推出的一档全天七档的财经资讯直播节目)报道,今年因为能源价格的飙升,导致意大利葡萄酒生产成本大幅上涨,让不少葡萄酒生产企业陷入困境。
A 生产成本上涨35%
却不能通过涨价减轻压力
2021年,意大利超越法国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葡萄酒产国。极端天气对意大利也造成了影响,不同产区的产量比2020年下降了5%-10%。
根据意大利全国酿酒商协会(Assoenologi)、意大利葡萄酒联盟(Unione Italiana Vini)和意大利农业食品市场行情研究机构(ISMEA)报导,意大利2021年的收成预计会下降9%。
到2022年,极端天气仍旧存在,持续的高温和干旱,给葡萄园造成了一定的水分胁迫,所幸8月份开始,几乎所有地区都出现降雨,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况,葡萄园今年的收成十分不错。
然而,躲过了不可控天气因素的影响,意大利葡萄酒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局,飙涨的能源价格与无法上涨的售价之间出现“严重冲突”。
意大利最大的农业经营者组织——意大利自耕农协会葡萄酒行业负责人博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农用柴油比去年涨价了130%,化肥涨价了170%,电力价格翻番,酒瓶的价格平均上涨50%,还有其他酿酒的原材料价格都比去年上涨了20%到50%……
博斯克指出,种植的成本更高了,但是你却无法提高葡萄的售价。所以种植者陷入了困境,酿酒厂也是同样的境地。
另据最新预测显示,意大利今年的葡萄酒产量将达到50亿升,但平均每瓶葡萄酒的生产成本将比去年增加35%。面对这样的涨幅,企业主们已经尽量减少开支,但对未来仍然充满担心。
一边是上涨的成本;另一边是涨不动的售价!值得一提的是,遇到该问题的不只有意大利葡萄酒,整个欧洲的葡萄酒似乎都深陷其中。
B 增速放缓、价格难涨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同样如此
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ISTAT)近日的数据公布,意大利葡萄酒出口仍处于积极的增长态势,但正如广泛的预期所言,增长的速度在持续放缓。
法国农业部农业和渔业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法国分销商的红葡萄酒销量与2016年至202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下降了6.2%,延续了近年来的下降趋势。
西班牙葡萄酒市场观察站(OeMv)负责人拉法埃尔(Rafael del Rey)警告说, 当前的高通胀经济形势可能会对葡萄酒产业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就西班牙国内市场而言,近年来发展缓慢,每人每年的葡萄酒消费仅为10.4升( 约14瓶常规瓶装葡萄酒),且呈下降趋势。
从意大利葡萄酒出口增速放缓,到法国红葡萄酒销量下滑,再到西班牙葡萄酒消费量的下降……其实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市场大环境欠佳,加剧了各国葡萄酒酒庄、酒企的经营难度。
需要大家注意到的是,中国葡萄酒市场的营销氛围并没有“更好”!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消费场景缺失导致葡萄酒消费市场持续低迷,进口数量也不断下降。2020年进口量同比下滑29.8%,2021年虽延续下降态势,但降幅有所收窄。2022年1-7月,由于上海等葡萄酒主要消费地爆发较大规模疫情,导致进口量再次大幅下滑15.4%。
一位接受采访的国内葡萄酒进口商表示,依照当前国内的市场状况来看,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为代表的进口葡萄酒没有涨价的“基础”。若是强行涨价,有很大可能被进口商“拒绝”。
仓库里有酒可以出售很重要,但酒卖得出去更加重要!降价促销或许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涨价却有可能造成更大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