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水果市场上的新品种不断涌现,特别是在更新换代快的葡萄市场中,各种各样的新品种非常多。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一个品种莫过于阳光玫瑰葡萄,这种葡萄光看名字就知道很不错,又是阳光又是玫瑰,再看它的外表,颜色碧绿如玉,颗粒大而紧实,在一众葡萄品种之中非常特别。阳光玫瑰葡萄是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在日本属于高端水果,价格非常贵,一串葡萄至少卖3千日元(折合人民币200多元)。
2017年阳光玫瑰葡萄引入我国之后,因其独特的外形、超棒的口感和昂贵的价格迅速成为“网红水果”。果农也纷纷将果树换为阳光玫瑰,谁知仅仅过了3年时间,就面临烂市的风险,满大街都是阳光玫瑰葡萄,价格一跌再跌,品质也不能和日本的相提并论,让不少消费者大失所望。为何我们种不好阳光玫瑰葡萄呢?是果农的问题吗?
国内的水果种植行业,都非常看中产量,亩产量高的水果,那基本上就是果农心中的好水果。果园的施肥、环剥、打药等基本都是围绕着高产来进行的。那在日本的果园,农民是怎么做的呢?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水果特别贵,至于为什么会特别贵,那是因为他们在水果种植的过程中有非常严格的标准,不仅不提倡高产,还严格限制每株果树的产量,他们每亩地的产地在我国的果农看来,简直不能入眼,太低了。然而正是由于控产量,重品质,他们的葡萄才能保持在高端价位稳稳不动,产值比咱们高太多了。
那我们的果农能种出同等品质的阳光玫瑰吗?当然可以,就看果农想不想按日本的标准来种了。这话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相当困难。首先是控制每亩地的产量,只要质量最好的,把质量稍差的剪掉,舍得吗?大部分人肯定是不愿意的,虽然现在阳光玫瑰葡萄的价格没以前好,但也比其他葡萄高一些,没有谁会舍得剪掉这一串串的钱。
其次是收购商的标准不统一,对于阳光玫瑰葡萄,日本水果市场有统一的标准,不管是哪里产的,都按这个标准来收购。而国内的收购商怎么收都是自己来定,没办法定的就全部按照统货来收,标准降低了,不管怎么样,果农还可以卖统货,走量,还是能赚到钱。
最后是咱们的水果市场都有提前抢占市场的毛病,管你熟没熟,先摘下来把市场占了再说。本来好好的阳光玫瑰葡萄,被这么提前一摘,哪还有什么香甜的味道,口碑就这样败了。消费者都说现在的葡萄没有葡萄味,不就是因为提前采摘导致的吗?
阳光玫瑰如果不到成熟就摘下,那么它独有的玫瑰香味就没有了,甜度也不够,消费者也就不愿意二次购买了。
阳光玫瑰葡萄烂市,不能完全怪果农,市场环境就是如此,果农也很冤。如果大家都能遵守“游戏规则”,那么种出媲美日本的高端葡萄也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大多数人都太短视了,能赚一点是一点,不考虑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