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304957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马陆葡萄”40岁了,来听听这份“甜蜜”事业的跌宕起伏故事 [2021/6/20 19:31:17]   来源:东方网 编辑:Admin

 

  “马陆葡萄”40岁了。记者从昨天举行的马陆葡萄40周年论坛获悉,马陆葡萄产业经历了产量效益、质量效益和品牌效益三个阶段。未来将探索提质增效、文旅融合的新路子,打造上海乃至全国的都市现代型农业发展的样板。

 

  “日光红”新品种已经大量种植

 

  多年来,马陆葡萄不断在品种改良、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新栽培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尝试,20204月,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有限公司“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荣誉称号。

 

  今年亦是“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挂牌一周年。通过一年时间,示范基地完成了“日光红无核”面积种植30亩,根据葡萄物候期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6次等。

 

  值得一提的是,“夏黑”升级版品种“日光红”,10年前已经开始开发研究。目前已经在奉贤、金山、崇明、浦东、青浦等地大量种植。

 

  由于“日光红”其糖度最高可以达到21度,深受消费者欢迎。今年马陆葡萄公园“日光红”的售价为40元一斤,比其它特早熟品种售价高出20%左右。

 

  市农业农村委徐惠琴在论坛上表示,希望马陆葡萄产业探索提质增效、文旅融合的新路子,打造上海乃至全国的都市现代型农业发展的样板。

 

  葡萄之乡的求变之路

 

  时间回到19813月,现上海马陆葡萄研究所所长单传伦作为技术员进入马陆园艺场工作,开启了马陆葡萄的发展历程。 到1988年马陆葡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000多亩,占上海市郊区葡萄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马陆镇因此赢得“中国葡萄之乡”的美誉。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上世纪90年代,葡萄产业面临危机。盲目追求产量和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造成了葡萄产品滞销。马陆当地决定坚持用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于1992年成立马陆葡萄研究所开始转型。

 

  进入2020年,通过举办葡萄节、注册“马陆”商标、创建马陆葡萄公园,推进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把科技和文化深植市民心中。

 

  据介绍,40年来马陆葡萄产业经历了产量效益、质量效益和品牌效益三个阶段。目前,马陆地区又打造了“传伦”“品冠峰”“管家”“惠娟”“海斓力”等多个成熟的自有品牌,其中“传伦”品牌先后荣获多个重量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