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20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尊品农业科技公司园区召开了葡萄新品种与新技术观摩会。本次观摩会旨在示范与推广适宜寒冷地区栽培的葡萄新品种与新技术,提升黑龙江省葡萄产业经济效益,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扶贫攻坚战完成,助力黑龙江省农业向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的转变升级。
做为黑龙江省主要经济作物,葡萄生产已成为农民致富、企业增效的有效途径。目前,消费者对葡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产业活动要素劳动力已明显短缺且逐渐老龄化。因此,推广适宜寒地应用推广的葡萄优良品种及省力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成为黑龙江省葡萄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观摩会现场,一座座钢架大棚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鲁会玲向参会的近200位种植者现场“传经送宝”。她从黑龙江省葡萄生产现状入手,就葡萄生产过程中的轻简化、省力化技术模式,葡萄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葡萄病虫草鼠害的绿色防控,葡萄园地土壤肥料减施及特色葡萄加工产品研制等进行了介绍。她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说:虽然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无霜期较短,自然气候不利于葡萄生长,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通过设施化栽培手段,生产绿色或有机葡萄产品有着较大的区域优势,在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休闲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作物可以形成大产业,小葡萄也可以走上大舞台。面对劳动力日益老龄化及紧缺情况,黑龙江省葡萄研究团队推广的葡萄栽培技术具有省力化、轻简化的优点,更便于人们劳动操作及采摘。同时,通过控制葡萄的生长极性,实现葡萄的轻简化管理。而且,通过葡萄树体光合效率的提高及营养流失的减少,有效提高葡萄果实的品质及商品性。新的葡萄栽培模式,一亩地平均可省20个工,每亩地可节省2000元劳动力成本,在产量不变情况下,由于葡萄品质的提升,葡萄价格可翻倍增长。
“葡萄栽培的架型、树形与叶幕形对于葡萄品质十分重要,通过这次观摩会,我们学习了省工省力高品质的栽培模式,品尝了葡萄新品种、参观了葡萄新设施,回去之后要好好研究一下,逐步更新品种,逐步改善树形及叶幕形,争取生产出更好的葡萄。”站在葡萄架旁,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新乡村葡萄种植户颜世田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观摩会上,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的团队成员还从露地葡萄种植技术、葡萄省力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草莓与葡萄间作技术、葡萄新品种介绍及休闲农业园区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现场培训与经验交流。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科技厅、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示范县技术骨干,葡萄种植企业技术骨干、葡萄种植大户及黑龙江省三区人才项目帮扶对象等近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观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