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藏族自治区林芝市风景秀丽,平均海拔3100米,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南部部分区域很多地带被誉为“西藏江南”。
6月28日11时50分,我们抵达西藏藏族自治区林芝市,同已在此等候的林芝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发展科科长杨大洋等市、县工作人员汇合,分别到巴宜区八一镇唐地村;巴宜区布久乡甲日卡村;林芝市米林农场;林芝市盛世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指导解决葡萄种植户在葡萄栽培中的实际问题。
西藏藏族自治区林芝市风景秀丽,平均海拔3100米,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南部部分区域很多地带被誉为“西藏江南”。
6月28日11时50分,我们抵达西藏藏族自治区林芝市,同已在此等候的林芝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发展科科长杨大洋等市、县工作人员汇合,分别到巴宜区八一镇唐地村;巴宜区布久乡甲日卡村;林芝市米林农场;林芝市盛世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指导解决葡萄种植户在葡萄栽培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林芝市葡萄栽培面积只有500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品种主要为赤霞珠、品丽珠、佳美、夏黑、户太8号等。
八一镇唐地村、布久乡甲日卡村是藏族村落,村民的葡萄栽培技术基础极其薄弱,非常需要葡萄栽培技术指导和帮助。品种主要是赤霞珠、品丽珠、佳美等酿酒葡萄。




在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唐地村技术指导


在布久乡甲日卡村技术指导
林芝市米林农场、林芝市盛世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设施栽培,种植鲜食葡萄,栽培技术良好,经济效益比较高。


28日晚,我团队成员翻越海拔5200米的唐古拉山,在经过严密的疫情检测后进入拉萨市。
29日上午,我团队成员在拉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支建辉,曲水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侯静华等同志的陪同下到曲水县南木乡南木村、才纳乡才纳村指导葡萄种植。
下午,在拉萨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支建辉主持下与曲水县葡萄、葡萄酒企业座谈。



曲水县位于拉萨西南部,人口3.7万人,农业生产为主。是拉萨地区唯一的葡萄种植区。南木乡南木村种植100亩,品种为黑珍珠。才纳乡才纳村种植夏黑、威代尔1000亩。



在南木乡南木村技术指导


在才纳乡才纳村技术指导
这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团队藏区“三区三州”的扶贫之行的第三篇报道,关注此行的同事们可能会疑问,团队成员在这一路的行程中26~27日到哪里去了?笔者马上揭开这个谜底:26、27两天的确没有到具体农户扶贫,而是经历了“西藏天路”最艰苦的旅程!
25日晚团队住宿在海拔3800米的左贡县城。此时,团队成员们都不同程度的有了胸闷气短,入睡困难等高原反应,有的队员还吃了救心丸,这是非常煎熬的一晚。
26日一早,我们团队就行进在川藏线318国道上,在连续海拔3600~5100米的高山峻岭中乘车前行7个多小时,先后翻越了海拔4448米的红拉山口,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口,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口和有“魔鬼路段”之称的川藏线国道318线天路72拐,它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顶到2800多米的嘎玛沟,30多公里路落差达1800多米,因其坡陡、弯多、凶险而得名。这里环境恶劣,气候无常,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发。
27日下午,团队行进到林芝市通麦地区,又因前方路段泥石流坍塌下一个十几吨的巨石阻断整个路面被滞留在当地,延迟了原定计划到达林芝市的时间。西藏天路沿途虽然风景绝美,使人留恋,但是路途遥远凶险,经常出现塌方事故,后行者万望在有进藏计划时,一定要重视人员自身的高原反应适应能力及危险路段出现塌方等事故的应变能力,才能确保一路平安。切记!切记!切记!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
酿酒葡萄栽培岗位、制汁葡萄品种改良岗位、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鲜食葡萄栽培岗位、酿酒葡萄品种改良岗位、济南综合试验站、公主岭试验站、熊岳试验站、元谋试验站、哈尔滨试验站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