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葡萄的果农最害怕的病害就是霜霉病,霜霉病是植株中很常见的病害,它在葡萄园中的发病有三快,分别是感染快、发病快、传播快。如果没有及时的做好预防,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可能蔓延全园,导致严重的减产,甚至全园绝收。所以霜霉病毁收成不是吹的,只要有这种病害,葡萄园的收成就很难估计。而且霜霉病在葡萄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发生,防治的难度较大,即便是处理好了,还有很高的概率复发。
一、葡萄发生霜霉病的症状和危害
葡萄的霜霉病在各个阶段均可发生,最早在幼苗期间就能发生了,不过幼苗期间的霜霉病危害较小,一般成年植株出现霜霉病的危害较大。霜霉病一般在靠下的部位开始发生,发病的初期,会在植株表面出现很小的水渍状斑点,颜色是淡绿色的。后期颜色会变成淡黄色,斑点也逐渐扩大称不规则状,如果湿度大的话,还会有白色的霉层出现。到了后期,感染霜霉病的叶片会逐渐枯死,看起来好像是黄萎病,其实并不是。
葡萄生长过程中,霜霉病主要浸染的部位就是叶片,叶片感染的速度快,很快会出现边缘不清楚的病斑,并且慢慢的失去颜色。也会在新梢上面发病,发病后的新梢会有一部分霉层出现,颜色逐渐的加深,感染的部位会有明显的凹陷,严重的时候,整个新梢会停止生长,并且逐渐扭曲一直到枯死脱落。葡萄果实也会出现霜霉病,主要是在果实发育的初期被感染,幼果感染后的情况很严重。被感染后的幼果会逐渐变成灰色,果柄的位置出现白色的霉菌,果实表面出现一些淡褐色的病斑,病斑逐渐扩大,整个果实也会逐渐停止生长,然后从果柄的位置脱落。
葡萄园内一旦出现霜霉病,整个植株都会被感染,然后逐渐的传播开来,在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在短短几天内,整个果园都会被感染上,带来的损失很难估计。所以霜霉病对果园管理者的要求很高,要做到日日巡查,并且能够观察到发病的部位,作出科学的预防措施。
二、葡萄霜霉病出现的原因和规律
1、病原菌太多
霜霉病的病原菌可以在土壤和残枝落叶上以卵孢子的方式越冬,如果去年霜霉病严重的话,今年霜霉病同样会很多,因为土壤里的病原菌基数太大,一旦有合适的条件就会多处大爆发,不容易控制。爆发后大部分的植株都会被浸染,处理起来就很麻烦。
2、田间湿度太大
霜霉病的发生和田间的湿度有很大关系,湿度高的时候,霜霉病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浇水过后,或者是大雨天过后,田间的积水较多,湿度快速提升,没有及时排湿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霜霉病的爆发。
3、温度合适
霜霉病是卵孢子的方式存活的,这种孢子在6-10度左右开始萌发,在15度左右容易浸染,这个时候的活力最强。如果温度持续在15度左右,几天内就会开始大面积爆发和浸染了,潜伏的时间在3天左右。霜霉病一旦开始浸染,爆发速度是很快的,很难完全控制住。而且只要湿度温度合适,它就会发生,即便这次控制住了。过一段时间,温度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霜霉病还会继续发生。严重的地块中,一年可以发生十多次,导致农户劳心劳力还没什么收获。
4、用药方式不对
霜霉病主要浸染的部位就是叶片,也会浸染新梢和幼果,这些都是发病的主要部位。不过有的农户在用药过程中,仅仅对叶片用药,没有顾及到幼果和新梢,也就导致了病害的继续传播和爆发。还有的农户在用药的时候,仅仅针对叶片的正面,没有顾及到背面,用药效果也会打折。
5、传播途径没有控制
霜霉病是传播途径很广泛,除了可以在病残体中越冬传播外,它还可以在土壤中生存2年左右,生存的时间非常长久,如果没有合理的处理,会长期危害果园。而且霜霉病还可以跟随风雨和水流来传播,比如下雨天大风天或者是浇水的时候,也会导致霜霉病在园地中的传播,影响到更多的植株。同时霜霉病也可以附着在农具和昆虫上,在从事农事活动或者是昆虫较多的情况下,也会引起霜霉病的大面积传播。霜霉病能够直接从叶片的气孔中进入,直接浸染叶片。
6、管理栽培方式不合理
在有的果园中,管理方法不当,施肥不合理,大量使用氮肥,导致叶片新梢出现了徒长的情况,农户又没有及时的管理和干预,让整个葡萄架的内部过于荫蔽,透气通风效果不好。特别是在现在这个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叶片枝条生长茂盛,园地里的落叶和枝条较多,没有及时的收拾清理掉,会导致霜霉病的传播和爆发。
三、葡萄霜霉病如何防治
1、减少园地内的病源
霜霉病可以在土壤中生存,也可以在病残体上越冬。所以在平时管理上,要经常的清理打扫园地,把枯枝落叶都带离果园,进行焚烧处理,减少园地中的病源。特别是在葡萄收获之后,把整个果园全部清理一遍,越冬之前和开春后,也要把园地中清扫完善,不能留下任何的残枝落叶,因为这些都可能是带病的,减少了病源,霜霉病的传播就少了一些途径了。
2、提升管理水平
现在不少的果农惰于管理,平时对果园的生长情况不关注,几乎是任其自由生长。这样下去很容易发生霜霉病,还会有其他的病害出现。比如现在是夏天,如果不管理的话,植株会缺乏养分,长势不旺盛,不利于后期的挂果,抵抗力降低后,也会出现各种病害。如果有充分的肥料,植株长势太旺,枝条叶片较多,会在架面上形成很荫蔽的空间,不利于透光和通风,容易引起内部的湿度提升,也会导致霜霉病爆发。所以要提升管理水平,定期的进行修剪,提高果园内部的透光度,改善通风条件,可以降低园地内部的湿度,有利于植株的正常发育,也给霜霉病创造了不利于发生的条件。而且管理水平上来以后,葡萄植株的抗病力也会提高,即便有少量病菌,也很难形成大面积的霜霉病。
3、使用无滴膜和地膜覆盖
如果果园内年年都爆发霜霉病,霜霉病在园地里的孢子积累较多,就不利于葡萄的栽培了。但是葡萄不像其他的作物是一年生的,葡萄树不可能换地方,几乎不可能实现轮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无滴膜和地膜来覆盖。使用无滴膜可以降低园地内的湿度,可以避免雾气的出现,抑制了孢子囊的发育。使用地膜可以减少孢子的游动和萌发,避免霜霉病的爆发,可以切断霜霉病传播的基本途径,有利于预防和根治。
4、调节园地内的温湿度
前面介绍过了,霜霉病的发生有一个合适的温湿度条件,要想预防霜霉病的爆发,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温湿度的方式来避免。比如在葡萄坐果之后,马上闭棚处理,让室内温度快速的提升到30度以上,并且保持在33度左右一段时间。利用高温条件,可以抑制孢子囊的形成,也降低了孢子的浸染活力。而在夜间可以通过放风的方式,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温度低于15度,湿度低于80%的情况下,霜霉病的孢子同样很难萌发,也就不会出现病害了。不过这种调节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棚室内栽培葡萄,如果是露天栽培的话,这种方法很难实现。
5、搭建避雨措施
现在栽培葡萄都流行搭建避雨措施了,搭建避雨措施可以提升产量,增加效益,也能预防病害。有了避雨措施,可以减少雨水对葡萄植株的冲刷,切断了霜霉病通过雨水的传播途径,而且也能降低园地中的湿度,不给霜霉病创造条件。避雨措施虽然前期的投入较高,但有了避雨措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更高,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6、使用药剂防治
根据以往的霜霉病发病经验做出判断,在发病前一周使用嘧菌酯进行喷洒,一周用药一次,连续喷洒4次,可以抑制霜霉病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病,可以使用甲霜灵、霜脲氰等等粉剂来喷洒,一周一次,可以减少霜霉病的危害。
结语
霜霉病对葡萄种植的危害很大,如果没有科学的预防方式,会导致大量的减产,葡萄的品质也会下降,很难获得收益。大家知道了霜霉病发生的原因后,可以灵活的利用防治方法来处理,只要处理得当,霜霉病带来的损害可以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