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24日—26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参加了2019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计划助力脱贫攻坚——七台河行活动。七台河市1958年开发建设,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是中国三大保护性开采煤田之一,是一座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城市“两小时”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周边毗邻绥芬河、密山、虎林3个口岸,距离俄罗斯最近边贸口岸仅80公里,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近年来,七台河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设施葡萄面积快速发展,现有面积近5000亩,其中勃利联友葡萄种植合作社生产的黑甜甜(夏黑)葡萄以高品质、高效益享誉黑龙江市场,七台河经济开发区洪忠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因此七台河葡萄种植在黑龙江葡萄产业发展中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在七台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同志的带领下,鲁会玲站长深入七台河市主要葡萄示范园区、生产基地及种植合作社,就葡萄种植发展中存在的栽培技术问题、市场需求及生产效益等做了详细调研,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在茄子河区铁山乡震东风生态园,就园区内葡萄在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硼肥施用、增加光照、改变栽培密度和改善架型、树形及叶幕形,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在红胜果园就新建温室内葡萄整形修剪技术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并对小区葡萄如何应对地下水位高根系生长环境不良,如何增加温室复种指数,如何提升休闲观光能力,如何最大化提升设施栽培效益等提出了具体建议。在茄子河区铁山乡四新多经小区,就小区如何提升休闲观光农业水平进行了规划指导,对葡萄品种选择原则、温室葡萄与西甜瓜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模式给予了具体指导。在七台河经济开发区洪忠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就葡萄冬剪技术原则,向园内全体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示范与讲解,针对园区现存的二种葡萄树形“扇形”和“厂字形”的整枝技术和栽培优势进行了现场比对,园区经营者与全体管理者通过实践证实与老师讲解,充分认识到采用葡萄省力化高光效树形及叶幕形,是提高葡萄栽培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勃利县联友葡萄专业合作社,鲁会玲站长对联友合作社的葡萄栽培技术及发展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技术梯队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对如何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鲁会玲站长的指导紧密联系生产实践,老师示范与学员操作交替进行,解决了大家对葡萄当下技术需求与思想困惑。在七台河专家行技术指导过程中,七台河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领导也亲临了现场了解情况,对专家们的敬业精神及娴熟的专业技能给予高度评价,对生产基地的技术需求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时光匆匆,专家高效快捷的工作,解决了七台河市对葡萄新技术新观念渴求的燃眉之急。大家更加渴求的是,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专家送技术下乡的活动要经常搞,并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助力扶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开展,助力七台河市葡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