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42010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2018年葡萄酒市场的转变:消费者更相信自己的味蕾 [2019/1/2 11:24:36]   来源:第一农经 编辑:Admin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增长迅猛,不过仔细对比资料就会发现,这些增长的份额主要来源于进口葡萄酒,而国产葡萄酒的增长却微乎其微,这与人们对进口葡萄酒的盲目追捧有直接关系,而今年的调查显示葡萄酒市场的状况已有所改变,消费者更加相信自己的味蕾,选择也越来越理性。

  

  2018年,进口酒高歌猛进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国产酒力倡大单品、延续基地建设、倡导中国风土。在市场营销方面,深耕二三线渠道,在产品结构上,向餐酒方向倾斜,成为国产酒、进口酒角力的共同点。

  

 9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适应产业升级、降低企业成本和满足群众多层次消费需求,自2018111日起,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国税率,涉及1585个税目。在“其他葡萄汁,包括酿酒葡萄汁”一栏中,税率由现行的20%,调整至5%

  

 再看来自110月的进口酒数据,统计数据显示,110月,中国葡萄酒进口量为6.1亿升,同比下降2.6%。而此前的16月,我国进口葡萄酒为3.9亿升,比2017年同期增长9.3%

  

 加上一些进口酒商反映“酒不像以前那么好卖了”,市场上就出现了唱衰进口酒的声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进口酒市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席康就表示,“数据的短期变化并不能真实反映终端的消费变化。”且有来自德国的进口商表示,“中国是有14亿人口的消费大国,除了北上广外,还有二三线城市的潜力有待挖掘”。

  

 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除了法国、智利等生产商参展,所有东欧国家的葡萄酒生产商悉数参展,进口酒市场呈现百花竞艳的竞争姿态。

  

 如果说2012年是葡萄酒理性消费的分水岭,那么2018年,可以称为葡萄酒行业利润结构变化的分界线。

  

 来自深圳的进口商表示,进口酒的销量依然在增长,消费者对进口酒消费的热度还在,但是进口酒利润“摊薄”了。在理性消费的加持下,进口酒“挤掉”一部分利润水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下,中国市场融汇了来自世界葡萄酒生产国的产品,整个葡萄酒市场的盘子在扩容,虽然以法国为代表的葡萄酒产区做了多年的消费培育工作,但进口酒仍绕不过品牌繁杂、品质不等、品牌力较弱、渠道力不强的“坎儿”,进口酒的准入门槛低、管理规范化问题还有待解决。

  

 2018年,是《进口葡萄酒经营服务规范》实施的第一年,该文件还限于“道德”层面的约束,尚未上升到法律层面,但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品鉴水准的提升,进口酒市场竞争的加剧,具有高品质、强品牌感召力的进口酒将脱颖而出。

  

 时下,中国已经步入了新时代,于进口酒也好,国产酒也罢,“货真价实”将成为拿下消费者的靶心。当下,我们要解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了满足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国产酒也踏上了宣传中国风土、强调中国品质、向县级市场下沉的征程。

  

 2018年,是产品结构洗牌的一年,也是重塑产品渠道的一年。

  

 这一年,张裕在国产酒方面提出了三个聚焦:聚焦中高端,聚焦高品质,聚焦大单品。其中,对中高端的解百纳和中低端的醉诗仙,进行了大单品的打造。

  

 张裕集团董事长周洪江表示,作为上市公司,从战略比例上,国产葡萄酒的比例较高,加上白兰地、海外收购酒庄的产品及代理的进口酒,共同构成了张裕的“四轮驱动”。

  

 这一年,以长城为代表的国产葡萄酒对产品结构进行了重新梳理,“中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成就了中国风土特色,探寻什么样的品种合适,什么样的酿造方式合适,以种植为根本,强化中国风土概念,突出中国产区”等工作,成为长城葡萄酒2018年着力布局和发力的关键点。

  

 在渠道层面,中粮酒业副总经理、中粮长城酒业总经理李士祎表示,“深耕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同时,要坚决地走向二三四线城市,那里是葡萄酒真正的主战场”。

  

 2019年,将是继续洗牌的一年,适者(消费者)生存。无论是进口酒还是国产酒,都将瞄准具有广大消费基础的餐酒,在县级市场继续“贴面巷搏”。

  

 其实许多售价百元左右的进口葡萄酒在国外的售价只相当于人名币一二十元,其品质自然也高不到哪去,但是由于盲目追捧,让人们宁愿以同样的价格选择进口的低档葡萄酒而不是选择国产的中档葡萄酒,这一现象在今后将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