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5310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哈尔滨试验站在龙江积极参加扶贫工作 [2018/12/19 15:47:11]   来源:哈尔滨试验站 编辑:Admin

 

  2018年,扶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时期,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积极参与本省扶贫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承担“三区”人才扶贫项目。2018年,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积极承担由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三区”人才扶贫项目。项目服务地点是全国680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市)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远大乡曙光村。该村现拥有国家项目投资建设的冷棚20栋(亩),由于没有明确的生产方向,近几年始终处于闲置状态,不仅浪费了国家投资,也荒废了土地,更没有实现设施化生产效益。

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团队,积极与该村村委会沟通,决定通过无偿提供葡萄种苗和技术服务的方式,帮助该村开展冷棚葡萄种植与生产示范,同时通过葡萄行间套种矮株作物,获得冷棚当年受益。目前,双方已达成一致意见,冷棚葡萄种植规划已经形成,计划在2019年春季,由哈尔滨试验站提供葡萄营养袋苗,并于当年5月份完成定植,以实现一次性建园成功及早期丰产。

 

 

 

 

  二、参加庭院经济扶贫项目研讨会。今年11月份,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团队先后2次前往拜泉县,该县地处全国680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市)大兴安岭南麓山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多年来,拜泉县农业主要以玉米生产为主,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很多家庭收入以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为主要来源,只有老弱劳动力在家务农种地。

 

  拜泉县贫困村农户的庭院面积一般较大,通常在500平方米左右,有的用来种植商品玉米,有的种植自家用蔬菜,有的处于撂荒状态。县政府为充分利用庭院土地资源及老弱劳动力资源,特组织相关专家,对发展庭院经济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研讨。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在支持县政府倡导的同时,积极建言献策,并积极参与到发展庭院经济的服务中。

 

  我省发展庭院葡萄有着悠久的历史,利用庭院小气候优势,可满足葡萄生长的积温要求。葡萄周年管理中,大部分工作为轻体力劳动,老弱劳动力即可完成主要生产环节。同时,利用葡萄占天多占地少的优势,可充分利用葡萄行间间作套种矮株作物,也可养殖家禽,形成庭院立体生产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的以短养长。

 

  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表示,积极支持拜泉县发展庭院经济生产,积极为该地区庭院葡萄生产做技术支撑,对典型示范户无偿提供优质种苗,随时通过微信视频及现场培训给予技术上的指导。贫困村致富带头人也表示,愿意种好庭院葡萄,愿意为其它村民做好示范工作。

 

 

  三、参加扶贫专题培训活动。2018123日,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参加了由黑龙江省科技厅主办,黑龙江省农科院承办的“三区”人才专题培训会。来自我省主要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乡镇的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生产企业技术员及农民大户,共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利用一上午的时间,为与会学员讲授了寒地葡萄栽培技术,重点讲授了葡萄品种、苗木选择要点及轻剪、省力高效栽培模式。与会学员受到很大启发,积极与老师互动,有的学员表示,来年要把种植葡萄做为重点生产内容。

 

  与会学员中,有的已有几年的葡萄种植经历,但是种植效益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投入过高,果实品质不理想。通过参加此次学习,种植者经营理念得到提高,决定要有所改变;有的学员,刚刚开始从事葡萄生产,由于不懂技术,盲目发展,葡萄树体长势不良,产量较低,甚至开始弃管,不但没有获得预期收益,还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通过培训,老师与学员实现了有效对接,并通过微信建立了有效联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团队表示,一定要在贫困地区加大技术示范与技术服务力度,积极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