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珍(左)和张开银(右)在整理葡萄
仲夏时节,正是采收葡萄、李子的季节。7月4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柑湾村“世川农庄”的葡萄基地,村里的留守老人陈开珍、张开银正在打理刚采摘回来的葡萄。虽然他们的年岁都已60多岁了,但一天下来,都有100—110元的务工收入。
如今在纳溪区棉花坡镇,象陈开珍、张开银一样被当地种植大户雇请为农事“钟点工”的留守老人不在少数,他们不仅帮种植大户解决了用工燃眉之急,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陈开珍今年65岁了,最近半个月来,她每天早早就来到村里的“世川农庄”葡萄园帮忙采摘、整理葡萄并装箱。“这段时间水稻、玉米、高粱、黄豆等庄稼都还未成熟,家务活忙完了,葡萄业主就叫我前来帮着他们采摘葡萄,每天不但有100元的工资收入,还管一顿午饭。”陈开珍乐呵呵地告诉笔者说。
据了解,棉花坡镇由于毗邻泸州高新区纳溪科技园,村里的大多数中青年农民都选择到园区打工,纷纷把土地流转给了种植大户,每到农忙时节,许多种植大户人手不够,需要临时雇请大量帮工,不少留守老人瞄准机会,利用空闲时间在家门口当起农事“钟点工”,既照顾了家庭,又能赚一笔外快。陈开珍和这帮“工友”每天上午7点下地,根据农活情况,按天计算报酬,非常抢手,而一年下来,留守老人们不出家门平均也能有上万元的收入。